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05日
头版
01

头顶烈日绘就蓝图

顶着烈日在高速路上驾车匀速行进300公里;守护在山区搭建的基站并进行观测……这是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应急三维地理信息指挥系统街景采集项目组每天的工作。

7月29日,室外温度高达42℃。当记者来到项目小组测量现场时,他们刚刚从高速路上下来休息。

项目组负责人张传伟是一名80后,黝黑的脸庞让人看上一眼就“难以忘怀”。他介绍说:“我们进行的这项测绘工作有些特殊,必须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否则无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当日,由于刚刚下过一场雨,他们在车上等了几乎一个早上,看到天高云淡后,才投入工作。

据了解,该小组负责的高速公路全长2600公里,目前已经测绘了2200公里,预计在天气晴好的环境下,再有一个星期,整个测绘工作就可以告一段落。

在外人看来,这个项目与走进沙漠戈壁进行测绘相比,还是“蛮轻松的”,坐在车里就可以操作仪器,采集数据。对此,张传伟解释说:“那是外行人的看法。只要天气好,我们早上7点用餐,8点出发,下午6点返回驻地,要在高速路上跑一天。在这个过程中,共有两辆车七八个人相互配合完成任务。其中一辆车上的三个人,负责扎点建基站,基站搭建完毕后,在原地守候。如果这期间有任何一个小的移动,则测量数据就会毁于一旦。在烈日下,负责基站的队员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监测。如果附近有桥隧树木,他们还可以享受一下凉爽,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则一天都要在阳光曝晒下度过。而坐在测绘车里的四名队员,一边要在局促的车厢里监测数据,一边还要观察周围的环境。有时跑一整天,看似跑了300多公里,但有效测绘距离可能只有100来公里。坐在车里,把空调开到最大,还是汗流浃背,有的同事屁股上都出了湿疹……”

有一次,张传伟到车顶维修设备,用了近两个小时,由于温度高,不觉间中了暑。幸好有单位配发的各种降温用品,在喝了两支藿香正气水后才慢慢缓过来。 本报记者 兰增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