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挥汗如雨的“机车啄木鸟”
8月1日下午3点,西安机务段检修车间“啄木鸟”专检班组职工李伟从刚刚检查完的一台“和谐”HXD3D客运型机车上下来,站在太阳地里长吁了一口气:“太阳地里真凉快,比车里面舒服多了。”
工长刘红根笑着说:“小伙儿,机车里面是免费‘汗蒸馆’,蒸一蒸强身健体!刚才段领导来送清凉了,班组给你留了西瓜,快去吃吧!”刚刚回段进行整备检修的SS7D型机车,车内各种设备余温未散,通风机、劈相机等大功率电器的外壳温度仍然接近70℃,加之在太阳下暴晒过,机车活脱脱成了一个大烤箱。刘红根刚进到机械间里面,豆大的汗珠就不停地顺着额头、脸颊、脖子、脊背和大腿流淌下来,不到一分钟,他身上的衣服裤子就湿透了。
在机械间,精心检查供电柜的青工刘洋用脖子上被汗水浸湿了的毛巾,美美地擦了一把汗,答道:“都好着呢!”从今天上班开始到现在,刘洋脖子上这条毛巾已经用凉水浸了19次。
“啄木鸟”专检班组有职工20人,这个曾经荣获“陕西省工人先锋号”和“西安铁路局十大优秀品牌”的“急先锋”班组,担负着从西安始发或途经西安的至少30趟旅客列车机车的检查任务。一天之内,每个由2至3名职工组成的检查小组要在这里挥汗如雨,检查30至32台机车。他们借着手电光看线路、清灰尘、找故障,一丝不苟地检查机车内的近3000根电线、上万个线路节点以及细小螺丝。为了防止中暑,毛巾、冰水和藿香正气水是他们上车干活的必备武器。
来到登车顶天窗,天窗口的铁边框被太阳烤得至少有60℃,刘红根小心翼翼地撑着扶手上了车顶,站在车顶的铁壳子上,一股滚烫的热流透过橡胶鞋底炙烤脚掌。青工任伟正单膝跪在车顶盖上检查受电弓,刺眼的阳光扑面而来,两人擦掉蜇眼的汗珠,眯着眼睛细心查看,发现小支架有了细微的裂纹,于是,刘红根通过对讲机通知专修组赶快来处理故障。20分钟后,小组的3名师傅分别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流程,陆续下了机车。
稍作休息后,15点27分,另一台刚入库机车的检修作业又开始了,青工任伟的一句话把大家逗乐了:“刚出‘汗蒸馆’、又进‘桑拿房’,大家加油儿享受吧!”
本报记者 兰增干 通讯员 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