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15日
权益保障
03

高温津贴为何维权难

近日,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高温津贴维权行为往往是“嘴上维权”,而实际上,为了高温津贴而与公司对簿公堂的职工少之又少。那么,为什么高温津贴侵权的行为屡有发生?职工维权究竟难在哪里?笔者采访了相关的劳动法专家以及律师后发现,企业侵权成本与职工维权成本反差过大,成为职工维权路上最大的“拦路石”。

举报投诉呈阶段性高温津贴沦为维权附加内容

笔者从上海市劳动监察部门了解到,近两年,职工对于高温津贴的举报投诉次数有了明显增长,“随着有关高温津贴的宣传逐步普及,不少职工开始有了高温费的意识。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段,无论是现场接待还是来电投诉,有关高温津贴的投诉举报都同比增长不少。”市监察部门表示,在相关的投诉举报中,单独就高温津贴进行投诉举报的占了少数,“职工往往会采取‘打包’的方式,将高温津贴与其他权益一同进行投诉。”

无独有偶,上海通乾律师事务所的朱慧律师也提出,职工对高温津贴维权的形式,往往采取与企业“秋后算账”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很少有职工会仅仅因为高温津贴就与公司闹矛盾,甚至对簿公堂,更多还是当职工与公司发生其他侵权行为时,一并将高温津贴的内容提出,进行维权。”

企业侵权零成本职工维权成本过高

上海市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朱懂理副教授认为,高温津贴维权难主要原因分为两点:一是有关高温津贴的规定不够“硬”,导致企业零成本侵权。“目前,无论是国家关于高温津贴的规定还是上海市的规定,都仅停留在‘通知’的层面,导致企业对于高温津贴的执行意识比较薄弱。”另一方面,规定通知中没有设立对于企业侵权后的惩罚条款,导致不少中小型企业“先侵权,后补发”的行为屡屡发生。“对于企业而言,最大的惩罚不过是事后补发。这种惩罚其实相当没有惩罚。企业抱着‘能少一笔就少一笔’的心态,自然就会少发、不发高温津贴。”

她认为高温津贴维权难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职工本身,“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职工对于相关高温津贴的规定不了解。有的劳动者只知道有高温津贴,但是,究竟气温达多少度能发?什么岗位可以发?按月发还是每个季度发?实际上,不少职工是不清楚的。”

而朱慧律师也提出,高温津贴的维权成本对于许多职工而言过高了。“很多职工都觉得为了区区200元的高温津贴,和企业闹矛盾,甚至还有丢饭碗的可能,这样的维权成本太高。”在他看来,为了要回这笔高温津贴,他们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金钱在申请仲裁、准备证据等一系列程序上,“从实际角度出发,很多职工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希望增设惩罚条款建议工会开展“事前维权”

那么,如何能够解决高温津贴维权的问题?朱懂理建议,落实高温津贴不应该只依靠企业事后补发,更重要的是依靠工会的力量进行“事前维权”。

首先对于一些高温津贴发放的规定,不能仅停留在通知阶段。“可以的话,把高温津贴纳入相关的法律当中,同时增添一些惩罚性的措施,增加企业的侵权成本。”她表示,通过相关规定的改变,让高温津贴“硬”起来,杜绝企业“零成本”侵权的行为发生。

其次,借助工会、劳动监察的力量,将高温侵权行为消灭在发生之前。“虽然目前全总、市总等年年都会宣传高温津贴,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但是,高温津贴维权的源头还得依靠基层工会的力量,特别是街镇工会。”她认为,街镇工会应该在中间起到桥梁的作用,既能传达好上一级的有关规定,同时也应该在事前做好与企业工会的沟通工作,排摸清楚企业情况。同时,可以和区内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专项联动,在高温季节,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进行集中的监督管理。

另外,她还建议企业工会可以将高温津贴的发放作为集体协商专项讨论的内容,制定公司内部相关的发放规定,以此将高温津贴在企业内部规范化。

(黄嘉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