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主导产业发展 擦亮工会组织招牌
紫阳县总培训茶叶技术人员7万人
本报讯(记者 杨志勇)以茶叶产业著名的紫阳,目前茶园面积发展达20万亩,年产茶量5260吨,产值7.8亿元,全县16万茶农因茶致富。去年,在国家质检总局开展的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工作中,“紫阳富硒茶”以19.67亿元的品牌价值再创历史新高。这一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背后,紫阳县总工会以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为切入点,自2007年开始至今,围绕提高茶农种管技术和采摘水平、提升茶叶科技含量和加工质量、增强茶商营销技能和品牌意识,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400多期,培训7万余人次,在助推经济发展中擦亮了工会组织招牌。
为了改变紫阳茶叶生产技术传统守旧等现状,提高生产科学技术水平,该县总工会主动介入,积极作为,以技能培训为抓手,坚持每年春节过后,采取“四层”培训方式,将茶叶技能培训覆盖全县。先是会同县茶业协会、县茶业局、乡镇茶叶站等单位把涉茶干部统一集中起来,组织他们深入农户茶园参加现场举办的采摘、种植技术培训,让他们先学先懂,然后组织他们分别再到乡镇去培训村组干部、种茶大户;同时让培训后掌握了茶叶技术的乡镇干部,深入到重点村、自然村去培训茶农;再是动员组织各个茶厂人员到茶园现场传授采摘技术。
在决策产业发展、科研开发、技术指导等方面,该县总工会坚持每年把茶叶技能培训贯穿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并加强与多个部门的合作,与人社局联合抓技能任职资格培训、与茶业局联合抓一线茶叶基本生产技能培训、与质检局、食药监局联合抓质量体系培训。目前,先后培训中级评茶员86名、中级茶艺师38名、高级茶艺师26名,初级加工技师520人。
结合深入推进紫阳县“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人才队伍建设,该县总工会会同县茶业局和江西省婺源茶校建立了人才培训长期合作战略计划,每年从全县农村、企业中遴选35周岁以下的学员,到江西婺源茶校接受为期一年的茶叶专业知识培训。培训期间,学员就茶叶生产与加工、茶叶生物化学、茶树栽培学、茶叶加工学、现代化制茶机械、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有机茶生产技术、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营销、茶叶综合利用等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训期间,县总工会给予每名学员2000元的补助。学员完成培训学习任务,经考试各科成绩合格者,婺源茶校颁发相应的大专和中专毕业证书。目前,以这种形式培养了69名专业技术人才,为茶叶产业发展储备了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