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19日
头版
0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月11日,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室外气温高达37℃。当记者走进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一线,炼钢工人正伴着室内50℃的高温,伴着内部温度超过1500℃的铁水、钢水,伴着流淌不息的汗水,用劳动美讲述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实故事。

在炼铁厂1800立方米高炉炉台前,奔流的铁水映照着一张张黝黑的脸庞。在这个被职工评选为最艰苦的岗位上,田武强正“全副武装”,与“欢快”流淌的铁水“交流”着。

高温下,他身上那件厚厚的阻燃服似乎可以拧出水来,上面还有不计其数铁水溅上后留下的黑点。“为了防止火星伤人,炉前工需要穿厚厚的工作服,佩戴安全帽、防护镜、厚手套、劳保鞋。这样的装备,再加上50℃的室温,一般人就是什么都不干,光站一会都会难以忍受,可我们炼钢工人一天要穿8个小时。”田武强介绍说。

此时,21岁的刘彬稳稳坐在点火炉旁,眼睛盯着烧铁机,身上的工服已全部湿透。为了保证烧结矿的品质,除了要观察烧铁机下料是否稳定、料面在皮带上是否平整外,还需每小时测量一次原料温度。

在温度高达60℃的连铸机前,康海鹏已经整整工作了8年。工作时,他身后“享受”着空调的凉风,身前却是热浪滚滚。“‘冰火两重天’”是这个岗位最大的特点。常年低头操作,让我和很多同事都患有颈部腰部的疾病。”康海鹏笑着说。

采访中,“早就习惯了”、“只要能炼出高质量的钢材,我们的付出就值得”、“工作时间久了,对炼钢有了感情”……是记者听到最多的话语。就是这些淳朴、善良、爱笑的炼钢工人用劳动创造着财富、创造着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鲜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