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25日
读书·观察
04

胡雪岩浮沉人生里的官商关系思考

近读二月河和薛家柱合著的《胡雪岩》一书,这部长达46万字的著作几乎从始至终都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官商关系。

二月河先生在评价胡雪岩时说:“胡雪岩是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在进行,列强对中国进行着文化侵略和经济侵略,李鸿章和左宗棠推行洋务运动,各方面关系非常复杂。他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并且张扬自己,最终消亡下去。他这个人好接近又难惹,讲义气又圆滑,既不过分又不短分寸,他把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为人处世上用到了极致。”《胡雪岩》一书基本上是根据二月河先生上述认知创作而成的。

胡雪岩幼年时家境贫寒,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秉性诚实。最初他在杭州城“仁德钱庄”做跑街,因擅自借钱给官兵被开除,在湖州以买卖粮食为生,后在杭州设银号,又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宗棠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后又获得慈禧·太后亲授的红顶戴和黄马褂,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人!一时风光无限,无与伦比。

仔细研究胡雪岩的商业历程,有一条主线,那就是他充分认识到了,要做大做强自己的生意必须要有官员支持。胡雪岩紧紧把握住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余堂,为西征筹借洋款,恢复因战事而终止的牛车,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胡雪岩的发迹,根本上来说就是靠着坚实的官府支持。但其最终的失败,也是因为官商关系,他成了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一旦官场后台坍塌,他一手建立的商业王国便轰然倒塌。

在中国,官商关系似乎永远是个难以割裂的事物,也是个非常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亦官亦商的人物:吕不韦、陶朱公、胡雪岩、盛宣怀以及民国的孔宋家族都是这个群体中的典型代表。“做官必读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格言至今流传。甚至有企业家说,搞懂官商关系比读个博士生还难,官商关系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如果出现不正常的政商关系,首错应在官员。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商人也有错。官员之所以受到商人的拉拢甚至“围猎”,根本原因在于官员手里掌握着资金、项目、资源等审批权。通过正常途径,商人是拿不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他们只能通过采取各种旁门左道。从已经查处的案例看,几乎每一个落马的领导干部周围都有一些商人,勾肩搭背、权钱交易、违法乱纪。这样的政商关系是严重恶化的政商关系,也是极其扭曲的政商关系。

其实,对于如何建立良好的官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决之策,即:官商交往就是两个字“亲”“清”,官商交往之道,要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的确,健康的官商关系必须恪守“亲”“清”二字。官员与商人“有交集不能有交换,有交往不能有交易”。要建立健康的官商关系,首要在于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具体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清除掉官员干预市场的“土壤”,让市场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官员自身也要真正的树立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真正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为民谋福上。企业也要明白,靠权力等外力“催生”的企业可能兴盛一时,必然走不远,一旦依靠的“靠山”失权或落马,企业也难逃厄运。

市场经济学认为,市场精神就是公平竞争的自由精神,在这一竞争过程中,政府起的作用就是构建好公平竞争的机制,维护好竞争的秩序。因此,在这一原则下,企业的生死存亡都是市场竞争优胜略汰的结果。官员只是“裁判员”,而不能参与其中与一个企业“合谋”,影响另一个企业的自由竞争,更不能“拉偏架”做非法利益的“分享”者。

其实,健康的官商关系对于政府而言非常重要,对于企业发展也是如此。笔者希望全社会的企业家真的应该静下来,好好地研读一下胡雪岩的人生历程,不仅对于建立正确的官商关系认知,甚至对于企业的发展都会大有启迪。

□张新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