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23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瞭望 互联网投资过热了吗? 陕西推动军民融合促进产业升级 图片新闻 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高铁搭台地方经济也能上演一折好戏

当前版:第A3版:企业瞭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瞭望
03

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中华全国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解读

(上接一版)

面向一线——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劳动者

工会要组织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实现发展目标建功立业,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深化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上出实招、办实事、敢创新,把广大职工群众主人翁精神充分激发起来,把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此,新制定的《规划》进一步强化了工会组织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规划》注重让职工当主角,参与竞赛的各个环节,增强竞赛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目标】到2020年末,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企业达到50万个,参加技能竞赛的职工平均每年达到2300万人次,每年帮助100万职工晋升技术等级。

【路径】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培训和交流,培育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

——深入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围绕“中国制造2025”,把关键技术、前沿技术、高端技术和解决生产难题、关键问题作为竞赛的主要内容;创新组织形式、完善竞赛办法,练赛结合、比学结合,促进技能竞赛提质增效;注重竞赛典型及成果的宣传、转化和交流,总结推广网上练兵、网上技能竞赛等新形式,扩大技能竞赛影响。

——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整合工会教育资源,建立职工技能培训示范点,积极配合政府、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广泛开展师带徒活动,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指导各地开展网上技能培训,在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中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企业建立技术工人培养、考核、使用、激励机制。监督企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将经费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的培训;总结推广首席技师、金牌工人制度及对优秀技术工人进行奖励、开辟晋级绿色通道等做法,帮助更多职工取得和晋升职业技术资格。

节能减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献计出力

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的要求,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的抓手在哪里?据了解,早在“十一五”时期,全总就在全国职工中开展了“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征集合理化建议、推广节能减排成果。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各级工会将继续引领职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目标】《规划》强调,各级工会要引导职工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贡献。

【路径】绿色生活,提高能力,参与管理。

——加强节约环保宣传教育,把生态文明作为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在职工中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立功竞赛活动,组织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围绕清洁生产、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发展循环经济等,针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掌握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节能减排能力。

——深化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竞赛活动,在国家确定的电力、煤炭、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中,深入开展以“三比一降”(比创新、比技能、比管理、降能耗和排放)为主要内容的对标竞赛活动。

——参与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同时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

安全发展——把职业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职工

“安康杯”竞赛是工会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有效载体。这项始于1999年的竞赛活动,已吸引56.9万家企业、1.12亿人次职工参与,其触角正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大非公企业延伸。

【目标】力争到2020年,参加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的企业数超过70万家,减少生产事故、控制职业危害,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权益,实现安全发展。

【路径】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保能力,突出重点行业重要环节,发挥监督检查员作用。

——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重视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发展企业安全文化,积极营造安全生产环境。

——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动企业落实职工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开展安全技能培训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把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位职工。

——把煤矿、建筑、交通、石油、化工、电力等高危行业作为重点,把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公小企业,设备、技术、工艺落后的企业作为重点,把一线职工、农民工、重体力劳动职工等群体作为重点,减少和避免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壮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加强监督检查员能力建设,坚决杜绝、勇于抵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切实保障职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

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汇聚正能量

“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使“工匠精神”成为今年最热关键词之一。

如何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规划》做出了详细安排。

【目标】引导广大职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汇聚强大正能量。

【路径】以劳模精神为引领,焕发劳动精神,选树大国工匠,发挥劳模作用。

——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通过劳动和技能竞赛培养和选树更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广大职工。

——弘扬工匠精神,积极培育钻研技能、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职业精神,培养选树大国工匠,倡导工匠文化,引导职工敢于创新、追求卓越,打造一流产品,提供一流服务。

——为劳动模范更好施展才华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示范岗、劳模大讲堂、劳模志愿服务队等方式,使其劳动技能、创新方法、管理经验广泛传播。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劳模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关心关爱劳模。

完善机制——为激发职工劳动热情“保驾护航”

《规划》要求各级工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和把握新时期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特点和规律,推动竞赛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目标】努力形成党政重视支持、工会积极组织、职工广泛参与、社会充分认可的竞赛格局。

【路径】健全体制,拓宽竞赛领域,完善激励和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各级劳动和技能竞赛委员会,并增加一线职工代表;把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的重要议题,密切与政府、协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积极探索开展竞赛活动的新途径、新模式,重点推进已建会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带动中小企业竞赛活动的普遍开展;及时总结基层工作经验,积极选树非公企业竞赛典型。

——充分发挥产业工会的优势和作用,组织动员产业职工积极开展重大工程竞赛、技能比赛、对标竞赛、厂际竞赛等。

——完善竞赛激励和评估机制,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并推动企业制定相应的竞赛奖励制度,把职工的职业技术资格晋升、收入待遇与技能提升、创新业绩挂钩,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把职工满意不满意、党政支持不支持、社会认可不认可作为竞赛评估的重要内容。

——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总结推广最佳实践案例,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使竞赛活动更好地满足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需求;加强工会干部特别是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同时借助主流媒体平台和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工人日报》记者郑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