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困难职工子女“扬帆起航”
——陕西工会2016年金秋爱心助学活动侧记
(上接一版)
措施——分类帮扶重实效
8月25日下午,省总工会副主席王宏兵一行到铜川市对董家河镇东柳村矿难职工子女钟凯杰和石柱镇吊咀村矿难职工子女冯军进行走访慰问,并为矿难职工子女送去了慰问金。王宏兵向钟永平考上大学的儿子送去5000元助学金,并勉励他要好好读书。
今年,我省工会“金秋助学”对象主要是录入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2016年国家统一招生本科以上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分别实施了“精准帮扶”、“一次性帮扶”和“普惠性帮扶”。
“普惠性帮扶”,即对在困难职工帮扶档案中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每人一次性助学帮扶。此项帮扶标准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了20%,达到1200元;
“一次性帮扶”,即重点帮扶,对考入高等院校,家庭特困的优秀职工子女,在一定限额内,对其实行一次性5000元的助学帮扶。今年,此项帮扶不再限制为考入一本的学生,助学范围有所扩大。
“精准帮扶”,即对考入211或985高等院校的一本学生,并且为特困职工家庭品学兼优的子女实行“精准帮扶”。在一定限额内,逐年帮扶特困职工家庭子女完成四年大学学业。每年给予5000元的资助,四年累计2万元。去年,此项帮扶资助50名大学生,今年,帮扶对象进一步扩大,努力实现特困职工家庭子女全覆盖。
此外,省总工会还积极帮符合条件的困难学子落实另一项帮扶基金。2010年8月24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联合原陕西省济困助学委员会成立了天骄助学基金会,旨在帮助陕西省因矿难导致家庭困难的煤矿子弟完成学业,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
在爱心助学活动启动仪式上,周树红再次强调了这项助学基金的功能。即对全省煤矿系统,因发生安全事故而遇难的职工或者农民工子女,实行从高中到大学,全员全程助学资助。高中生,每人每年资助3000元。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直到大学毕业。
8月25日,王宏兵到铜川慰问遇难矿工子女,积极帮遇难矿工钟永平的儿子落实天骄基金。
创新——拓宽思路转变工作方式
自2003年省总发起“金秋爱心助学”以来,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不断拓展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先后与教育、民政部门联合帮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学,发动创业明星、劳模助学,将助学范围扩大到农民工子女等,使得“金秋助学”的路子越走越宽,成为全省响当当的品牌工程。
今年,我省宝鸡、韩城等市分别举行了金秋爱心助学金发放仪式,宝鸡市总工会在现场向100名困难职工子女,每人发放助学金1200元。宝鸡轩苑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捐资50万元向全市100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每人5000元。
韩城市总工会在启动仪式上,爱心企业家陕西国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总经理闫涛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从广泛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传统文化、感恩等五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希望,激励受助学生练好本领,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汉中市总工会的领导和援助中心主任深入基层,对考入高校的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入户走访调查,力求做到考上大学的每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都能够得到资助。
铜川、渭南全市各级工会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使社会各界踊跃参加到金秋助学活动中来,营造社会关爱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的良好氛围。渭南市总工会还通过广播电台环境热线栏目,专题播报渭南工会金秋助学活动情况,市总工会援助中心主任、负责人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
此外,全省各级工会主动将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政府就业援助体系,落实各级政府制定的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发挥工会自身优势,提供多元化帮扶服务。包括发挥各级工会帮扶中心及工会就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机构作用,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订单式、定项式培训;积极引导社会资源,为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提供助学、培训、就业见习等机会。
今年,全省阳光就业行动共帮扶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14236人,向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技能培训2308人,举办就业招聘会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151场,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5895人,实际帮助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424人,资助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1970人。
14年来,全省工会“金秋爱心助学”活动从点到面、从小到大,日益成为全省工会组织为困难职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工作品牌,成为了我省最具影响的社会公益活动之一,促进了全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