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黄陵矿业双龙煤业
让安全教育“接地气”
本报讯 近日,黄陵矿业双龙煤业通过转变思路,创新方式,突出职工的安全教育主体地位,积极纠转“强迫学”、“被教育”的传统模式,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推动“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该矿充分发挥群监员、青安岗的职能作用,不定期、不定时、常态化组织安全巡查、突查、抽查等检查活动,特别是利用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监督者的“双重”角色,对隐患闭环整改、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按章规范作业等工作进行时时、处处监督,有效夯实安全生产防线。
为了切实筑牢安全防线,该矿还利用班前会时间,让职工们聚在一起聊天攀谈,谁的心情不好,谁的身体不舒服,谁是否饮酒了,谁的家庭出现什么事情,在这一时间会全部暴露出来,继而区队长会在接下来的班前会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上岗前,职工利用这种形式互相了解、摸排、监督,实现了对安全薄弱人的准确掌握、及时排查。同时该矿动员职工上讲台,将会议“主角”让给一线工人,让职工面对面互动,彻底改变了传统安全教育中的说教模式。职工们用亲身经历的安全故事,以拉家常、谈安全的新方式,让大家积极讨论,主动参与其中,使安全教育形式更灵活、更接地气,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职工真切感受到了只有安全,孩子才会开心,妻子才会舒心,父母才会安心的朴素道理。
该矿各区队技术员根据生产需要和职工需求,编制本单位的安全技能培训计划和培训教案,为职工“私人订制”学习内容。他们还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区别班组工作性质,由区队管理干部为职工开起安全技术学习“小灶”。在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注重安全基础知识的学习灌输,采取“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考核”的形式,着重加强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安全生产规程法规的学习,让职工反复牢记安全基础常识,消除职工在安全上的惯性、惰性和侥幸心理。
“职工常年在一线工作,哪里有隐患,哪里有危险,职工最清楚,发挥好职工的安全自主管理和互保联保作用,安全管理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双龙煤业采掘联队队长杨东营说。 (李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