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身边的孝行点赞
田玉成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孝亲敬老的故事,比比皆是。特别是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由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老龄工作,更加注重孝道教育,孝亲敬老的社会风气愈来愈浓,不由得让我感到高兴。于是,我常常用自己的手机或相机捕捉各种信息,上传到网上,为那些孝行点赞。
第一次报道是意外发现的。2010年5月的一天,西安兴庆公园牡丹盛开,园内游人如织,赏花的人熙熙攘攘,特别是年轻人争着拍照留念,甚是热闹。但是,我也发现,年龄大的,身体差的老人却比较少。后来,我看到有一位中年男子推着车子也前来赏花。他吃力地推着一辆三轮摩托,车上坐的分明是他的老母亲,大约有八十多岁。这件事使我很受感动,便对着他和他的母亲连续按下了快门,并进行了“采访”。回家后,发到了网上。这位中年人的事迹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称赞,没过几天还登上了《陕西老年报》。
从此以后,我便经常注意观察在身边遇到这一方面的事。2011年,国庆节期间,在钟鼓楼广场看到3位40多岁的女子,一起用轮椅推着她们的老娘来到钟鼓楼游览。据了解,老太太86岁,生有1儿4女。老太太是小脚,脚上穿着一双很精致的绣花鞋,显得特别秀气。二女儿说,这是她托人在北京一家专门生产绣花鞋的工厂给妈妈订做的。我把这件事和照片发到了网上。后来还参加了陕西省“百姓心声”摄影比赛,那张“三女陪娘逛钟楼”,获得了三等奖。
我家离兴庆公园较近,几乎每周我都要去玩几次。经常能见到许许多多这样的孝行,有可能的话,我都把它们发到了网上。故事虽然不同,但人们的感受却是一样,那就是两个字:感动!有一位叫芬芳茉莉的网友跟帖赋诗道:“风剪杨柳暖意浓,草长莺飞百木兴,满头银发九旬母,知命女儿尽孝行,林荫漫步推车走,有说有笑话春情,母慈子孝赏美景,中华美德永传承。”
我还遇到过一个有趣的故事。2012年我因病住院时,和一位名叫康英的老人住在同一病室。他要做前列腺手术。老伴和孩子们5人在旁陪护,其中有一位年轻女士总是忙前忙后,为老人准备术前术后要用的东西,唯恐有什么考虑不周,误了事情。我和老伴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因为我们只有儿子没有女儿。心想,老人家有这么个孝顺的女儿,真是福气啊!
老人的身体恢复很快,第二天医生允许少喝点汤汁流食。中午,她女儿端着碗一口一口地给老人喂食。我被这位孝女的行为所感动,突然想给她拍张照片,留下这一画面。谁知,闪光灯一闪,老人的老伴首先发现了。她问:“你在给他们照相啊?”我说:“是啊,你这女儿太孝顺了!”老太太笑了:“不是女儿,是儿媳妇,她叫杜英。”
这时,我才知道猜错了,把人家“儿媳妇”当成了女儿。但这更使我惊讶,儿媳妇胜似亲闺女,这更是典型的贤惠媳妇!她的婆婆继续夸个不停:“我这辈子没生女儿,儿媳妇比亲闺女还好哩!经常给我们买好吃的、好穿的。特别懂事,听话,从来不顶嘴!这几天,我老头住院,娃一直请假陪护在医院里。”这个“‘好闺女’原来是个‘孝媳妇’”的故事,在2014年“全国孝心故事大赛”中获得了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