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11日

陕西工人报综合新闻 双11盛宴开启 陕西光伏企业蕴育发展新机遇 二一二所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 619项目通过外贸设计定型审查 启动知识管理工作 获“陕西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称号

当前版:第A2版:综合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综合新闻
02

双11盛宴开启

——狂欢背后的电商行业发展观察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已成为一股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我国经济走入新常态,互联网经济的崛起、相关产业的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都助力我国电子商务业愈发繁荣、“双十一”作为电商发力的重要时间点,意味深长。但是,假货、刷单、监管缺失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于需要多年深耕,经营相对规范的线下实体经济,线上的繁荣和“狂欢”是昙花一现逐是前途可期:未来我国的电子商务业走向何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消费走向如何,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之际,我们对中国的电商行业,密切关注。

八岁时“双11”能否繁荣依旧

一年一度的“双11”网购狂欢日到来,天猫、淘宝、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线上电商平台为抢占单日成交额老大,磨拳擦掌,三军待命。消费者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熬夜抢购。在线下,不少商家也打出“双11”特惠的噱头,吸引顾客。然而,进入第八个年头的购物狂欢节,对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是否依旧强劲?对此,记者采访了电商、消费者和相关专家,以期解开迷津。

现象:“双11”集中释放消费需求

杨小微是西安一家皇冠级女装淘宝店铺的店主,2009年以来,她年年参加“双11”活动,包邮、降价促销、满就送等等,可以说,能采取的促销措施,她都绞尽脑汁地进行推广营销。为了应对“双11”,她每年还要临时雇佣人员协助发货和处理售后。

她说,“双11”当天,销量可以增加两倍左右,忙得很,可忙过之后,核算完成本,同比增加的利润微乎其微,几乎是白忙活。她解释说,降价促销降低了利润,加上临时雇佣人员成本,忙中出错退换货等,忙活一阵子,可基本不赚钱。

“我们都好几年不参加‘双11’活动了。”在西安市从事童装网上销售的王志先生说,商家血拼价格,平台赚了吆喝。网络卖家要想做大做强,功夫在平时,不能只把眼光和精力放在“双11”等特定节日。

亿邦动力网总编辑贾鹏雷认为,消费力集中释放,店家在“双11”之后订单骤降,这在零售业上也不是个好现象。

据记者调查了解,各大电商平台未曾公布过商家经营健康度状况的相关数据,但不少网店的实际经营成本已经高于实体店铺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店租、削减渠道成本的网络电商如今也承担着巨额的经营成本,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竞价排名和某些电商平台存在大量刷单,市场环境恶劣。

业内人士指出,2009年以来,阿里巴巴公司发起的“双11”网购节,商家降价促销如同给平淡的消费市场注入兴奋剂,商家和消费者把刚性需求和冲动消费挤压到一天释放,这一非常态的市场井喷,透支了商家和消费者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消费需求。从长远看,不但没有促进消费的作用,反而扰乱了市场。

聚焦:商品打折真假难辨

提起“双11”促销价格,西安网上购物达人张静说,先提价后降价,虚标原价等是许多不良网商违规促销的常用伎俩。她回忆说,去年“双11”期间,她提前半个月收藏了一家卖女包的店铺,说是“双11”期间所有包包全部五折,但是11日零时一过,她上网店一看,很多包包是打了五折,但却是在原价上涨一倍后打的五折,压根儿就没怎么便宜。

购物达人陈芳回忆说,去年,“双11”之前,一款女鞋网上售价为598元,按照“双11”促销全场五折的标准,11日当天的价格应为299元,但是该女靴最终显示的售价却是398元。商家给出的解释是“所谓五折,是在其线下商品原价基础上的五折,而该女靴的原价为860元”,该品牌的这一行为被不少网友吐槽为“不实在”。

记者在某大型电商平台搜了下,一些预售的产品不少都提价了。网友刘淼女士说,所谓的“双11”,消费者真正想要的商品都不降价反而涨价,降价的都是些过气的玩意儿,自己并没有很大热情参与。

这些年,电商狂欢的同时,相关部门也留意到各种弊端,包括价格欺诈。电商声称打折、即买即赠、有优惠券、买满即减、抽奖、秒杀等等,但当中存在众多不实。

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双11”价格促销提醒告诫会,要求京东、国美、亚马逊等18家企业明码标价,禁止用欺骗手段诱导消费者进行交易,防止出现虚假优惠折价等违法行为。

观点:价格战不如价值战

如今,除了阿里的天猫和淘宝外,京东、苏宁,国美在线、聚美优品、一号店、唯品会等电商平台也在“双11”有不小的促销力度。阿里参加“双11”以来,单日成交额度由5000万增长到900多亿,可谓是最大的赢家。然而,这一成绩却并不被一些专家和资本市场看好。

去年的“双11”,阿里巴巴旗下网购平台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高达912亿元,同比增长近60%。然而,华尔街并不领情。2015年11月11日,纽交所开盘时阿里股价还增长0.64%,随后迅速跳水,一度跌幅接近4%,最后收盘时跌了1.94%。11月13日,阿里股价又跌去1.37%。

“‘双11’只是电商平台融资的敲门砖。”省社科院研究员石英说,在物质生活极大富余的今天,在买家市场这一语境下,电商平台依旧热衷于“双11”,其目的还是着眼于平台“秀肌肉”,根源在于融资的需求。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电商应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拼价值而不是价格,这才是狂欢节该坚持的路子,才能长久地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未来中国的电商消费应该追求订单平抑、差异服务,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信息化的优势,逐渐摆脱对人造节日的依赖。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符茜艳

为村淘备战“双11”“充电”

日前,商洛市商州区近百家农村淘宝店积极备战“双11”淘宝购物节。商洛供电公司组织基层供电所,成立保电小分队,为农村淘宝店提供上门服务,保障可靠供电。 刘军峰 摄

“双11”电商大战催生电商贷

本报讯(赵浪)日前,据笔者了解,多家商业银行都推出了针对各主流电商交易平台上的经营商户为授信对象的贷款产品。

在西安北郊从事养生保健品行业的康先生在天猫开了一家网店,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周转资金紧张,他一般选择通过网络平台或者天猫后台的贷款让资金进行顺利周转,“去银行贷款,这件事在我看来想都没想过,一般银行都会要抵押物,而我们这种企业都很难拿出来的。”他说。

而在天猫开设某服饰旗舰店的小吴从今年7月初就全力以赴备战“双11”,小吴投入大量资源用于运营推广,销售数据稳住了,但订单预付款、仓储备货、增加人手等投入仍然很大,手头资金捉襟见肘。而目前有些商业银行已经推出了电商贷,解决了小吴的烦恼。

据悉,目前浙商银行推出了系列电商贷产品,包括电商创业贷、电商助力贷、跨境电商贷、农村电商贷等四个子产品,针对网店经营者的资金需求特点,为电商卖家量身定制。卖家无需提供任何抵押物,浙商银行根据网店的经营情况、人品信用等直接核定贷款额度。

邮储银行也向符合授信条件的在特定电子商务平台从事电子商务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或实际控制人放贷,目前主要针对依托“天猫”商城从事B2C电子商务的自然人或小微企业法人发放,用于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合法生产经营活动的短期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

“剁手”的“正确姿势”

网店店主:购物要谨慎 注意看差评

本报讯(文晨)“双11”到了,不少消费者已经提前将货物放进购物车,今日迅速“剁手”。不过,“双11”期间除了充满促销降价、快递爆仓等关键词,投诉纠纷增加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日前,笔者采访一位资深网店店主,他表示,大家购物时,如何挑选货物是很有讲究的。

通过销量“货比三家”不靠谱

笔者调查发现,如今不少市民网购都会“货比三家”,大多数人首先会选择销量多的店铺,然后会在这些店铺中根据价格和评价来做决定。不过,在经营了2个店铺已有6年时间的柳晶晶(化名)看来,这种选择并不靠谱。

“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按销量搜索,一些新店如果不刷上不了前几页,买家看不到就不会光顾,就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很多卖家会花钱雇人来虚拟买货。”柳晶晶告诉笔者,网店的销量、好评、信誉都可以刷,这在业内是公开秘密。尽管淘宝一直在打击,但现在依然有很多刷店群,只是进行得更加隐秘。“而且这些刷店者都有‘行业规则’,收货后五星好评,还要有不少于十个字的评价,并且不能涉及快递速度。这一套完成之后才能拿到报酬。”她透露,好评中连续以数字结尾的账号刷单嫌疑很大。“因为一般刷单的人不会用自己的号,都会注册一堆‘小号’,数字比较方便管理。”

差评和退款率能反映真相

笔者搜索中发现,“双11”促销的官方旗舰店一般会有其他店铺同款商品的链接,据了解,这些里面很有可能掺杂着高仿品。

“有的高仿衣服、鞋会花钱做吊牌和三标,化妆品会仿制二维码,普通人很难分辨。”柳晶晶提醒,这些店铺中,那些打着好评返现旗号的需要格外注意。“能便宜的话他就直接给你便宜了,好评返现不仅刷了好评,同时也使自己高仿不露馅。如果可以,尽量还是在官方旗舰店买,不要贪图小便宜。”

想要了解商品真相,看差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柳晶晶介绍,“差评一般来说,真正有问题的会写的比较详细,一般还会配图。如果这种差评店家置之不理甚至谩骂,服务态度肯定就很差。”此外,退款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的情况。按照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即使买家被忽悠了,仍然可以进行退货。消费者通过点击淘宝店家信誉,就可以查询商品最近30天的退款情况,如果交易中退款订单多,那就需要谨慎点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