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全力打造“信息化人社”
本报讯(记者 兰增干)11月11日,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推进座谈会在铜川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交流“信息化人社”建设成果,总结试点经验,提升全省人社系统综合管理及服务能力。
今年初,省人社厅确定铜川市为我省“信息化人社”试点市。铜川的信息化建设以人社系统数据共享融合为基础,以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推广为主线,全力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有效推进就业管理、社会保险等系统融合,实现了协同办理就业、参保、缴费、待遇享受等各项业务,截至目前,已开通了包括身份识别、信息查询、就医结算、社保待遇发放、个人社保缴费等83项社保卡应用,群众“不进人社门,能办人社事”的局面正在形成。
会议指出,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全面推进社保卡建设。各市要按照实现社保卡缴费及待遇领取,推进实现就业领域、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人社业务普遍用卡,开展社保卡就医一卡通,尤其是要借助银行的力量与渠道,拓展应用范围,实现社保卡与金融服务的最大限度融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保卡使用的便利。
全面推进互联网+人社。各市要以群众需求为向导,利用移动互联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统一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大力推进“互联网+人社”信息服务,实现人社业务的线上查询、线上受理、线上办理、线上反馈。
全面推进信息安全建设。要通过制度建设,将系统开发、运行、维护等环节,将机房管理、网络监控、数据访问、外包服务等方面,全部纳入到规范、安全的轨道。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安全检查机制,做到隐患早知道,问题早发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