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16日
一线新闻
03

百姓心中的“掌灯人”

“电力110来啦!刘队长来了!晚上不摸黑啦!”大人小孩兴奋不已。11月10日晚11时许,宝鸡市陈仓区房管所小区内漆黑一片却又热闹非凡,因为他们的“光明使者”来了……

他个子不高,身穿一件红马甲,头戴黄色安全帽。参加工作20多年,他时常奔波在村庄院落、街头巷尾,用朴实无华的行动点亮万家灯火,用共产党员风采点燃生命之光,他就是国网宝鸡市陈仓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刘乃军。

接到指令,陈仓区房管所小区断电,6栋楼400余户居民摸黑。到达抢修现场,刘乃军立刻和队员展开排查,小刘、小赵分头行动,从车上搬来电缆,空中架线供电,围观的群众有的从家里拿来手电筒,有的给队员披上棉大衣,有的小朋友把暖手宝送到叔叔手中……

寒风吹得门窗发出哨声,刮到人脸上像刀割一样,电杆上刘乃军手冻麻了,先用热气哈几下,再把手塞进胸前棉衣里暖一阵。队员们要换他,可他看看电杆下的父老乡亲,数数杆上乡亲们用手电照出的亮光,党员、责任、诚信……像一股股暖流传遍全身。“你们轮换干,我好着呢,不用换,宁抢一分不晚一秒。”刘乃军坚定地说。凌晨两点恢复供电,刘乃军爬下杆,双脚站不稳,群众一拥而上把他抬到车上。业主张师傅对着周围群众感慨地说:“我们有这样的年轻党员,有刘队长这样的掌灯人,用电一百个放心。”

像这样的抢修现场多得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刘乃军所带领的党员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9月,现有队员17名,其中党员13名。他们承担陈仓区城区6800余户高低压电力应急抢修、设备消缺及重大社会活动的保电任务。在筑梦路上,他们坚持“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掌好手中灯,温暖群众心,多少年来在岗位上续写着不平凡的坚守,用汗水浇铸共产党员的信念,用双脚丈量人生价值,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在陈仓这块热土上播撒光明,默默耕耘。

在农村,刘乃军带领党员服务队,为农民朋友专门推出“电力110”和电力“招手停”等特色服务,并开展“送电力建设下乡、送电力科技下乡、送电力服务下乡、送电力知识下乡”。红色的马夹、黄色的紧修车,走村入户,向农民朋友重点讲解电价政策、电力安全知识,帮助农民朋友掌握电力基础知识,排除家庭常见的用电故障。

在企业,他带领党员服务队为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用电体验”,开展设备隐患排查、线路特巡、外破隐患治理等专项行动,企业称他们是“电保姆”。

党员服务队不仅把光明撒满人间,而且用小爱传递大爱,为五保户、残疾人、社会弱势群体建立《特殊客户服务档案》,并建立连心卡,心心相印。把党的温暖送上门。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上半年,刘乃军就带领党员服务队走访居民1300多户。今年“六一”前夕,刘乃军和队员来到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听障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宣传用电常识,抚慰孤寂心灵。在手语老师的翻译下,队员们一边比划一边向小朋友讲解电灯为什么会亮、手指为什么不能触碰插座、为什么不能在电线下放风筝等电力常识……

他们面对6800多个高低压用户,用共产党员的魅力,践行保修快捷、应急敏捷、服务便捷的三捷服务。用强有力的服务工作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职责,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72岁的赵芝芳老人患有脑血栓后遗症,不能自理。服务队知道后,主动与老人取得联系,不定期地到他家进行看望、慰问,免费上门服务。老人说:“每次看到党员服务队员带着米面油进我家门,我的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你们这些管电的娃娃真好!” 本报记者 杨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