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21日
头版
01

航天六院

百台发动机助航天员太空自如往返

本报讯(记者 薛生贵)11月18日下午,随着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从太空安全“回家”,位于西安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科研人员纷纷露出舒心而自豪的笑容。从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到两者的交会对接,再到两名航天员安全返回的全过程,航天六院研制的性能各异、功能不同的100台发动机,为此次飞行任务保驾护航,为两名航天员天地往返、来去自如架起了完美的太空天梯。

从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先后发射升空,准确入轨,到两个航天器实现交会对接,再到两名航天员顺利回家,返回地面,航天六院科研人员精心研制了100台功能各异、性能优越的全系列发动机,承担着两发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空间实验室、飞船上各种主推力和姿态、轨道控制发动机、热控分系统及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的研制任务,确保了此次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我国建立大型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火箭发动机专家、航天六院院长刘志让告诉记者:“这次飞行发射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前哨战,也是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核心之战,关键之战,特别是两名航天员在太空的驻留时间超过1个月,对动力保障系统的要求更加严苛。仅以两名航天员返回地面这个环节来说,航天六院研制的载人飞船推进系统中的系列发动机,就发挥了关键作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在飞行了一个月之后,必须实施分离,六院研制的神舟十一号推进舱的姿态控制发动机,就会按照预定程序开始工作。待轨道舱与推进舱分离后,由推进舱上的发动机制动点火,进入到返回轨道,实施姿态调整。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后,搭载两名航天员的返回舱开始进入到自由滑行阶段。”

记者获悉,飞船返回舱滑行至进入大气层之前,返回舱的姿态发动机就开始启动了,为两名航天员安全返回一路保驾护航,依靠发动机一系列精准可靠的工作,返回舱保持稳定的姿态进入到大气层,直至降落伞安全顺利打开,航天六院飞船推进系统姿控发动机的使命,才算真正完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