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25日
北国周末
04

秋冬季节注意预防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多见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人,过度疲劳和情绪剧烈波动时尤为多见。因此,有效地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与疲劳,是预防脑血管病的重要环节。脑血管病发病较急,病情凶险,常遗留后遗症,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因而预防脑血管病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注意控制情绪,心理平衡,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因为不良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可使血压突然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病。故预防脑血管病首先应注意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

注意合理膳食。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和过咸,少吃肥肉、辣椒、生葱、大蒜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品,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

生活有规律,劳逸应适度。因为过劳则伤气,过逸脏腑功能减弱,均易发生脑血管病。故从事脑力劳动及进入中老年之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排便时用力过猛,可使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脑血管病。因此,血压偏高或有脑血管病先兆的中老年人,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秘结。

控制危险因素。脑血管病的发病因素很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能改变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是:年龄、性别、种族、地理环境、遗传因素等,如高龄、男性、黄黑种族、寒冷环境、有遗传病家族史等。另一类是能够改变的危险因素,只要认真对待就有可能消除。这些因素是: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血脂、嗜酒和滥用药物、肥胖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等。

为什么秋冬季节更应注意预防脑血管病

气候的变化也是诱发脑血管病不可忽视的因素。据调查,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发生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的时候。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了外周阻力,血压升高。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粘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而发病。所以说,秋末冬初的季节更应注意预防脑血管病。

怎样早期发现脑动脉硬化

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早期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患者主要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嗜睡,头部有紧缩和压迫感,记忆力减退,容易疲劳。

情感异常。患者早期易激动,缺乏自制力,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出现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判断力低下。开始时常表现为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想象力降低,处理问题不果断,多需靠别人协助处理;对突然出现的生活琐事,表现惊慌和忧虑。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皮肤被抓划后,可发红并隆起),手脚发冷,全身和局部出汗,头发早白、早秃。

患过脑血管病是否还会复发

这是病人和家属十分关心的问题,答复是肯定的。据报道约有1/3的脑血管病人在5年内可能复发。再发次数从一次到几次,以再发一次者为多见。而不同的脑血管病复发率也不相同,出血性脑血管病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一旦复发,治疗更困难。

定期输液能否预防脑血管病

入冬前后,一些中老年人要求输液来预防脑血管病发作。这在目前各大、中、小医院普遍存在。这种做法流行十多年了,作用究竟如何?“输液好,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这种认识有无道理呢?

预防性输液主要是一些活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些药物从理论上讲可能对防治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其实,仅靠这种预防性输液来预防脑血管病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脑血管病要依据病因综合防治,单靠一两种药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目前尚没有预防脑血管病的灵丹妙药。而“常规”输液的预防方法目前也还没有得到科学、严谨、大规模的临床验证。

(一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