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20日
头版
01

穿着厂服逛大街 不在单位门口买菜 “大手大脚”逛一次商场

纺织女工谢芙蓉的三桩心愿

纺织女工谢芙蓉有三桩心愿:一是穿着厂服逛大街;二是不在单位门口买菜;三是“大手大脚”逛一次商场。

谢芙蓉的这三桩心愿,沉积在心里20多年。她所在的陕西宝纺集团大荣公司,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生产经营每况愈下,谢芙蓉的收入也日渐窘迫,最低的时候只有1000多元。“最怕和亲戚朋友聚会了。说话没有底气,腰板挺不起来。别人谈笑风生,我就闷头吃饭,生怕问起单位的事。”

每天下班前,和所有职工一样,谢芙蓉都要赶紧脱下厂服,塞在柜子里。她怕穿着厂服出大门,她怕穿着厂服坐公交,她更怕穿着厂服逛马路。厂服是个标签,她打心里拒绝这个标签。她怕别人认出自己是大荣的职工,她不愿承认自己是大荣的工人。

大荣公司的门口是一条不宽的街道。每天快下班的时候,就会聚集许多菜贩。这是整个宝鸡市价格最便宜的菜市场,也是菜品最不济的菜市场,许多卖不掉的“过气菜”都集中在这里。谢芙蓉对这些菜摊感情是复杂的:既厌烦,又心怀感激。她觉得这些菜摊,像一双双偷窥的眼睛,悄无声息又一眼不眨地看透自己无奈的恓惶窘迫;但它又像一个贫困的乡下亲戚,默不作身又知冷知暖地提供自己最低的生活需求。

陕甘交界的宝鸡市并不太大,消费水平也不高,最火爆的商场,客单价也不到100元。每次逛她眼里的这些“高档商场”,谢芙蓉总觉得兜里的钱要被攥出水来。她说,有个段子讲,有钱人吃面都点两碗,吃一碗看一碗。这种随心所欲花钱的感觉真爽啊!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又不敢掏钱,思前想后抠抠搜搜计算半天,最后无可奈何地放弃,这种感觉太差了!“啥时候能像有钱人吃面一样,大手大脚地花一次钱呢?”

这世上的事情,说慢吧,会让你等待一生;说快吧,也就一年半载。这不,让谢芙蓉纠结了20多年的三桩心愿,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说实现,一下子都实现了。

去年初,重组改制后的大荣公司,20多年来首次实现产销率100%,月均销售额比2015年翻了近一番。而在一年前,企业还濒临二次破产的窘境:停产的织机超过40%,运转的每台毛利率-45%。“每生产100元的布,就亏损45元钱。不生产是等死、生产是找死啊!”公司党委副书记苏冰说。

“表面上看,是核心技术落伍、产销不对路子,但根子还是党组织没有凝聚力,干部缺乏号召力,职工对企业没有信心。”苏冰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

职工迟到早退成风,公司在大门口架起摄像机,由领导蹲守抓拍,但收效甚微。

因为担心企业破产,职工多次停工、聚集、上访,要求提前发放住房公积金。

工人数量从2008年的3000人锐减至前年底的1700人,连续15年没有招进一名大学生。

工资全按比例涨,明面上工人比例高于干部,但干部工资基数大,涨来涨去,还是干部拿得多。每涨一次工资,差距就拉大一截,怨气又新积一层……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