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迈向“硅路”抢占信息高地
本报讯(李勇 张骏贺 李华)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古城西安已集纳2000多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年产值达到1800多亿元,以创新科技驱动“数字引擎”,助力古“丝路”迈向新“硅路”,正在成为“一带一路”的信息高地。
“AR”“VR”新兴产业成为市场“蓝海”
在科技创新领域,增强现实(简称AR)与虚拟现实(简称VR)产业无疑是一片高速增长的“蓝海”。西安作为全国最早布局该产业的城市之一,涌现出近百家AR与VR领域的创业公司,在技术和产业孵化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2015年10月,西安高新区主办了引自于美国硅谷的首届世界AR(亚洲)博览会,并与国际AR协会等机构联合成立国内首个国际AR产业基地和全球首家AR产业孵化器。这也是中国第一次由AR行业公认的协会牵头组织,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等54家知名企业、2000多位嘉宾参与,展出500多种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西安具备技术和人才优势,必将成为AR与VR产业的领军者。”西安软件园发展中心副主任朱立明说。
“西安研发”看齐世界标准凸显自主创新“硬实力”
成本洼地、人才高地、产业热土,带动许多一流软件企业选择了“西安研发+北京市场+深圳制造”的产业布局。
西安斯凯智能公司就选择了这种布局,公司创始人桂小琰说,“企业生产在深圳、市场在北京,研发在西安,实现区位资源的优势互补。”其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飞行器,在智能跟拍领域已是国际领先。
目前,西安软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累计达到280多家,“软件企业、软件产品”双认定企业达800多家,软件著作权累计达5000余项,平均每家企业拥有著作权近7件,在行业标准、技术成果等方面国际领先。
企业“扎堆”营造产业生态“西引力”
集纳90%以上企业和产值的西安软件园,近年来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创新扶持力度,共建立11个产业联盟,20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专业IT人才服务平台和1个未来学习中心,目前拥有企业1880家,吸引就业15万人。
除了本土中小企业,西安也吸引了国际高端企业的研发中心“扎堆”。韩国三星下属的三星电子研究院和三星SDS两个全球研发中心,IBM、华为等25家世界500强都在西安布局。2016年以来,美国高科技投资型孵化器PNP和谷歌Google AdWords体验中心也相继进驻西安软件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