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重心下移建机制 找准切入点促竞赛
新丰镇机务段地处陇海、西康、宁西、侯西、包西5条铁路交汇的咽喉要冲,在西北路网运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段现有职工4700余人,下辖车间15个,配属机车622台,主要担当陇海、宁西、包西、宝成、候西等11条线路合计3289公里的运输生产任务。
随着铁路市场化进程的变化以及供给侧改革的需求,所辖各条线路的运输量波动加大,对全段乃至各相应车间的生产组织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那么,如何提高人员效率和运输效率摆在了“新机人”的面前。
2016年初,围绕路局提出的“转观念、闯市场、增效益”活动的开展,该段工会寻求切入点、着点力和关键点,对一些增效的老传统赋予新的内涵,实施了重心下移的战略,充分发挥车间工会的作用。就拿该段拥有300余名职工的新丰西运用车间工会来说,他们就牢牢抓住“西平线”货运增量这一契机,广泛组织开展了“保畅通、增运量”主题劳动竞赛活动。
进入2016年汛期以后,受周边水害的影响,西平线货物运量短期内增加了40%,列车开行对数由原来的20对猛增到28对。接到增量任务后,车间工会协同行政,适时在车间开展了“保畅通、增运量”主题劳动竞赛活动。提前营造浓厚氛围。7月23日起,在段工会介入下,车间工会制定了《保畅通、增运量主题劳动竞赛活动方案》,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保畅通、增运量”劳动竞赛活动的目标、内容、时间和要求,做到人人熟知,积极参与。同时,组织工会委员深入到一线职工当中,对主题活动进行广泛宣传;组织恳谈关怀。由车间工会负责,建立了职工恳谈表。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开展期间,车间工会委员及时深入一线,与乘务员、整备职工逐个进行恳谈,倾听职工心声,收集问题和意见,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使其切实甩掉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运输安全生产。活动开展期间,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困难17件;开展暑期慰问。主题竞赛正值暑期高温,加之增量之后交路紧、运行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车间工会在此期间,不间断开展暑期慰问工作,筹措资金向西平线机车乘务员配送西瓜、矿泉水、药物等;评选最佳进行表彰。在“保畅通、增运量”主题劳动竞赛活动中,评选出了4类最佳,其中平稳操纵最佳个人、应急指挥最佳个人、生产组织最佳个人、服务保障最佳个人20余名,通过相互比拼,激发了职工工作动力和热情。通过重心下移的实践,该段的劳动竞赛又有了新的收获。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通过一系列的宣传,病事假人员全部归岗,加之段给予新丰西运用车间的人员补充,配班班数由增量前的58班,增加到现在的70班,基本满足了增量后的人力需求;保质保量完成了增量任务。通过“保畅通、增运量”活动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克服了人员交路紧、暑天作业环境恶劣、三层作业平台施工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圆满完成了增量运输任务。
通过实践,该段工会对劳动竞赛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劳动竞赛活动必须找准切入点。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必须紧密围绕运输安全生产实际,按照因地制宜、逐个细化的原则。段工会在此次活动中,只是针对西平线运量激增,在新丰西运用车间开展,量体裁衣、专项推进,没有求大求全同步在其他车间开展,效果非常明显。二是劳动竞赛活动必须抓住着力点。结合工会工作的特有属性,服务于运输安全生产,广泛宣传、组织恳谈、开展慰问,使得职工诉求渠道得以拓宽,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切实打消了职工疑虑,甩掉了思想包袱,确保在运输增量等阶段重点任务面前,不讲客观、众志成城保增量。三是劳动竞赛活动必须紧盯关键点。紧密结合实际,做到与运输生产同频同振,在“保畅通、增运量”主题劳动竞赛活动中评选4类“最佳”,充分利用这一载体,进行了比学赶超,极大激发了职工的工作动力和热情。通过活动的评比和表彰,职工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
新丰镇机务段工会主席 吴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