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2月27日
综合新闻
02

中铁二十局六公司获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本报讯(记者 杨涛)在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的公告中,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六公司喜获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据了解,中铁二十局已成为全国第2家同时拥有铁路、公路、市政、房建特级资质的“四特四甲”企业。2016年,六公司房屋建筑专业板块的经营承揽额占中铁二十局总承揽额的49.26%。

(上接一版)

“创业,做好领路人”

林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过去职工吃菜主要通过后勤车从山下运送,遇到汛期,发生山洪和泥石流,林区道路极易出现塌方,土豆就成了职工的主打菜。

这一情况,雒海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发动大家开垦山地,购买肥料、种子,种上了青菜、豆角、莲花白、黄瓜、西红柿等时令蔬菜,吃菜问题得到了解决。

秦岭植被丰富,每年六七月份山花盛开,没有污染,是天然的蜜源地。闲暇之余,他常想,在不耽误工作的同时,把秦岭的优质资源利用起来,增加职工收入,使职工能安心在林区工作,是当务之急。

养殖中蜂——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动。没有经验,他徒步到山民家学习;没有蜂箱,他找来木板,购置了工具,自制蜂箱;没有资料,他托人进城购买有关养蜂书籍。从2007年的3箱蜂养起,他边摸索边发展,到2012年已繁殖发展到20余箱,年收入1万多元。

在他的鼓励帮助下,工友也相继投资,截至目前,林场的中蜂养殖规模已发展到70余箱,极大改善了职工的生活。他还带动职工积极探索中药材种植,森林猪、鸡的养殖,现已初具规模,年净增收15万元,职工创业致富的积极性高涨。

“当队长,把工友装在心里”

“把工友装在心里”是雒海生当队长后常说的一句话。

2011年6月,场里一位职工在工作期间突发急病,晕倒在工作现场。雒海生立即组织施救,并联系救护车将其送往当地卫生院救治。事后大家才知道,这位职工患有先天性病史。为了照顾这名工友,雒海生坚持和他同吃、同住,悉心照料。

2014年7月,场里一位老职工吃中药中毒,呕吐不止,头晕眼花,出现昏迷状态,他立即用车将这位老职工送往医院救治并垫付了医药费。他几天几夜连续照料,眼睛红肿,布满了血丝,当这位老职工脱离危险,他才默默离开。

场里电路出现故障,他及时维修。下水道不通,他换上雨鞋,不怕恶臭清理水道。厕所便池要定期清理,他换上工作服,把粪便一桶一桶担到菜地。他最清楚,每年进入防火期,都要把防火设备一一拆卸,保养后重新安装,进行调试。

哪里活脏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活累就有他的笑声,哪位职工家里有困难,他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场里职工称他为“全能人”、“带头人”。

“做男人,家庭支柱永不倒”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0年正是雒海生带领职工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的关键时期,不想他的父亲患脑梗塞病倒了,母亲患乳腺癌住院了,妻子积劳成疾脑瘫了,照顾父亲、侍奉母亲,关爱妻子,供养孩子,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雒海生喘不过气来。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他的身上,但他没有气馁,他想到了采育队因公牺牲的战友,想到了生死与离别,想到了曾是孤儿的雷锋。他坚信,人生没有永远的不如意,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妻子曾劝他请假,在家多住几天,可他安慰妻子一定要坚强、乐观、打起精神。他安排好家里事后,按时返回林场,养殖基地有他忙碌的身影,林区巡护的密林深处更有他坚定的步伐。防火检查站也有他发放的宣传单,他在密林深处,他在田间地头,他在村民家中,他在和百姓促膝谈心,他在宣讲党和国家的政策。他就是这样爱场如家、心系林区,把心血和热情奉献给本职工作。平凡朴实,默默无闻,正是林业职工的秉性,他说“做男人,家庭的支柱永不倒”。

雒海生今年47岁,他把青春奉献给了秦岭,奉献给了林场,奉献给了宁西。日出日落,周而复始,他重复着枯燥艰辛、乏味而责任重大的管护工作。他不叫苦,不叫累,无怨言,无争辩,林区的安全成了他的唯一,工友的幸福成了他心中的牵挂,他用真爱书写着自己的奋斗人生,用真情呵护着秦岭的山水林木。他就是这样——坚持,坚持,再坚持,努力书写无悔的人生。

(侯喆 张新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