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独守店面只为件件破碎瓷器 巧用金缮修复凸显残缺之美
西安粉巷一茶城,90后女孩黄俊玲在她的工作室里修复着破碎的瓷器,一件件残缺的瓷器经过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的金缮修复凸显出残缺之美。
黄俊玲和家人都喜欢瓷器,瓷器多了,难免磕磕碰碰,有的不小心还摔了,看着心仪的瓷器出现裂口或破碎,黄俊玲就想修复它们,两年前黄俊玲开始琢磨金缮修复,美院毕业的她很快就掌握了金缮修复技术,并把自己的美术特长应用到金缮修复中。
金缮修复对于黄俊玲来说,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个爱好,在工作室里常常一呆就是一天,她不觉得枯燥,对她来说金缮修复不仅是对破碎物品表面的复原,也是一次艺术创作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的修复,她知道残缺破碎的瓷器对每一位客户来说都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在里面。
黄俊玲说:“我自己有一些特别喜爱的器物破碎了,当亲手把它们一点点修缮、装饰,直到能重新使用,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客户对送来器物的怜惜,以及修好后掩饰不住的喜悦也令我感到做这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特别有价值。”
金缮修复是源自日本的传统瓷器修复技术,用天然生漆加糯米粉、面粉做粘合剂将瓷器碎片黏合,表面再敷以金箔,装饰性较强。金缮修复有很广的适用范围,除了瓷器和陶器,也可以用于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修复。天然生漆的粘性大、稳定,关键是这样的天然黏合剂没有化学污染,修复后的瓷器能正常使用。
本报通讯员 魏永贤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