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18日
头版
01

千年古都西安借“一带一路”重现“唐长安”盛景

黄沙漫漫,驼铃声声……两千多年前,从唐长安出发,一路向西,一条丝绸之路将当时最耀眼璀璨的文明串联起来,开启了改变世界的文明交流史。古之长安、今之西安,这座东西方文明交汇点上的千年古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重新出发。勤劳、善良、奋进、包容的中国人,不忘初心、面向未来,再次向世界传递出亲诚惠容、和美和谐、共享成果的心声。

打开东方文明之门

在西安古城墙上,角楼、垛口与五星级酒店互相守望;西安的夜晚,摇滚乐和华阴老腔相映成趣;华清池畔,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与现代话剧《西安事变》同时演绎。

古和今,中与外,古都西安带给人的是满满的时空穿越感,从兵马俑的“朋友圈”,你就能看出她的独一无二。

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与兵马俑“对视”的照片登上了《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头条。40多年来,兵马俑共迎接了217位世界各国领导人。

“美国媒体在做东西方对比的时候选择了一个意大利的标志形象大卫像和一个中国的标志形象兵马俑。这说明我们两国的关系代表着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交流。”意大利前总理马泰奥·伦齐认为,古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标志之一,新丝绸之路则在此唤醒人们对过往美好时代的记忆。

有丝绸就会知道中国、知道长安。唐长安站在丝绸之路的一端,长期吸纳着更辽阔、更新奇的世界的文明营养。唐人包容、开放的气度,使得丝路呈现的精神、尊严、价值和意义为世界接受。

大唐的欢歌与乐舞,市肆与酒铺,伴着车马的喧嚣,踏入梦来。从美国加州来西安旅游的史蒂夫,已经完全迷上了这座古城。他觉得西安就像是一扇门窗,不但能够看到过去的中国有多么繁荣,也能看到曾经的世界,是如何围绕着古丝路交融与交流的。

新丝路的中国脉动

4月1日17时,随着机车一声长鸣,有41车集装箱的中欧班列驶出西安,满载中国生产的服装、布匹面料、小电器、玩具、生活用品等,开往9312公里外的布达佩斯,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7国。这是2013年以来,西安开通至华沙、汉堡、莫斯科之后的第四条中欧班列线路。同一天,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这是目前我国唯一被赋予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特殊功能,加强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的自贸区。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