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蒲志勇和一只熊猫的故事
在秦岭深处的汉中市佛坪县有个熊猫谷,谷里有只目前全世界唯一能看到的活体棕色大熊猫,名字叫“七仔”。今天的七仔可谓是已经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而一直守护在它身边的饲养员蒲志勇却并不为人所知。
蒲志勇清楚地记得,那是2009年9月16日,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设立的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在陕西省佛坪县落成,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实验正式启动。当时在岳坝林业站上班的他,接到县林业局领导电话通知,让他第二天就赶到这个基地上班,心里既高兴又恐惧。高兴的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国宝,马上有机会就可以见到了;郁闷的是自己专业知识不足,压力大,稍有闪失还将亲手毁掉自己。最终,还是好奇心战胜了恐惧,为了满足看大熊猫的愿望,他按时赶到了基地,从此便再也没有离开。
七年来,蒲志勇守护在熊猫的身边,为服务它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着青春。在最开始短暂而又漫长的三个月里,他跟着师傅学习了解熊猫的习性和饲养知识,做辅助工作,没事情做的时候,他就面向熊猫说话,慢慢地他和熊猫之间就有了感情,而有熊猫陪伴的日子也让他的工作充满了乐趣。三个月后,带领他的徐老师离开基地,他独自承担起配料、饲养的重任。
“每天早早地就起床了,先给熊猫活动场所打扫卫生、消毒,然后送食竹叶,十点到十一点给熊猫喂食红萝卜、窝窝头、苹果、奶粉等食物。夏季特别热的时候,还给熊猫喂食西瓜,冬季喂食还增加鸡蛋。”蒲志勇说自己每天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感到非常有趣。
为了掌握熊猫的习性,观察、记录、拍照,是他每天针对熊猫要重复做的另一件工作。对蒲志勇而言,这又是一种快乐,每天看到憨态可掬的熊猫,在山坡上睡觉、打滚、爬树,吃东西的各种状态,他感到煞是可爱和搞笑。为了抓住那些令人激动的瞬间,2010年的冬季,他特意购买了一台佳能单反入门相机,开始拍摄记录熊猫的喜怒哀乐。“我都快成了它们的专职摄影师。”他随手拿起相机给记者展示他拍摄的熊猫照片,他说:“每次翻看它的照片,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都知道保护大熊猫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但是要落实到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上确不是易事。记者采访了解到,从2009年至今,县上派往这个基地协助蒲志勇的工作人员先后换了七八个,但是绝大多数都因为在深山里几乎与世隔绝的工作环境,耐不住寂寞而离开了,而他也因此熬到31岁时才与当地一名姑娘恋爱结婚。
“如果这里没有成为旅游风景开发区,在这个叫熊猫谷的地方可能十天半个月都不会遇见一个人。”身临其境,听到蒲志勇说出这句时,记者从心底涌出的一种特别的“孤独”。而他却轻描淡写地说道:“因为喜欢熊猫,因为喜欢饲养员这份工作,就自然而然地坚持了下来。”
大熊猫是稀有濒危动物,需要大家更多的关爱与保护,才能使它们的种群不断繁衍扩大。而秦岭大熊猫更是养在深闺无人知,蒲志勇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关爱秦岭大熊猫。
本报记者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