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总量增加 结构优化 收入趋缓
——解读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总量增幅5年来首次扩大、回流本地从业意愿增强……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农民工现回流趋势
所谓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为5.5%、4.4%、3.9%、2.4%、1.9%、1.3%,增速逐年回落的趋势非常明显。从报告中可以发现,农民工数量增幅自2011年以来出现首次扩大,且呈现两大特点:
一是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但增量主要来自本地农民工;二是外出农民工增速继续回落,跨省流动农民工继续减少。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表示,从近年来的农民工总量变化可以看出,过去那种劳动力过剩的局面正在改变。另外,农民工回流趋势明显,说明外出务工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同时,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家乡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老龄化压力逐步显现
报告指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主体,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9.7%。全部农民工中,仍以青壮年为主,但所占比重继续下降。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已从2013年的35.5岁、2014年的38.3岁、2015年的38.6岁上升到2016年的39岁。
“劳动力老龄化将是未来的长期挑战。”李永壮说,这些数据表明新增劳动力正在减少,农民工老龄化开始抬头,老龄化压力逐步显现。
从收入来看,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趋缓。2016年,农民工月均收入3275元,比上年增加203元,增长6.6%,增速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我国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别为14%、9.8%、7.2%、6.6%,增速连续四年回落。
人才战略要紧跟时代步伐
专家认为,我国农民工数量、结构、自身特点等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政策和措施需要及时跟上。
李永壮表示,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是初中及以上学历,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可以采取函授、夜校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既能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又能解决当前技能人才不足等问题。
报告还指出,进城农民工的购房比例在提高。在进城农民工中,租房居住的农民工占62.4%,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购房的农民工占17.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新华社记者 徐博 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