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劳模月”里话劳模
火红的五月,一年一度的劳模宣传月,奏响了劳动美的主旋律。劳模典型事迹被人们广为传诵,传递着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正能量,进而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凝聚新力量。
“劳模”在新中国词典中,是个拥有无上荣光的名词,被尊为英雄般的时代先锋。一代代劳模的成长轨迹,从一个侧面记录着共和国的成长发展史。从建国伊始的掏粪工时传祥、铁人王进喜,到后来的数学家陈景润、科学家蒋筑英;再后来的产业工人许振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如今的央企劳模马晓东,为国铸剑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等。一代代劳模精神诠释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勤奋学习、潜心钻研的时代精神。
时至今日,谈起劳模,人们仍会先入为主想到建国初那些以苦干为主辛勤劳碌的“老黄牛”型体力劳动者。改革开放以来,劳模形象华丽转身,“苦干+巧干”模式的新型劳模不断涌现,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比例逐年攀升,大量“知识型、创新型”工人、科学家、企业家和专职技术专家汇入劳模大军,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人生闪光点。迈入21世纪,劳模形象已堪称“高大上”,越来越强调劳动者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技能创新,知识、科技与创新成为时代劳模的关键词。他们痴心钻研,磨炼人生精度,主动做学习型工人,勇做技能型、知识化的先锋,更好地领跑时代。
劳模在各自岗位上用努力和坚持做出了骄人业绩,用汗水和智慧唱响奋进之歌,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奋斗成长故事。光鲜的荣誉背后,付出了不为人知的艰辛,他们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劳模群体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是劳动旋律中的最美音符。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
所有的劳模,都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因此我们每一位劳动者,都应怀揣梦想,奋发有为,向榜样看齐。努力奋斗,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
(胡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