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巴山深处的“猕猴桃大王”
在关中地区不少人依靠种植猕猴桃走上了致富之路,也因此在很多人的意识里,猕猴桃成了关中地区的特产。殊不知,近几年来猕猴桃已经走进陕南各地“安家落户”,成为一项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梁胜坤就是巴山深处的“猕猴桃大王”之一。
“这小伙子有胆识、有眼光,敢闯敢干。”在安康平利县,提到近年走出来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带头人梁胜坤,熟知其成长和创业经历的西河镇段家河村第一书记钱昌维大加称赞,“别看他没有大学学历,但是他善于学习科技,善于运用科技,始终有一种远大的理想追求。”
梁胜坤成长于旬阳县吕河镇一个边远山村,早年外出打工,后创业于矿产行业积攒了一些财富,却因一些变故,使得先前的财富积累化为了过眼云烟。然而命运没有击垮他,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到异地他乡的平利县寻找出路。从街头卖菜开始重新创业,2009年9月他创建了“平利县有山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集山野菜、蔬菜种植开发、物流运输、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年营业收入1500余万元,实现利税180余万元。
在从事农业产业项目经营中,面对全省猕猴桃产业“东扩南移”的政策机遇和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资源优势,他看准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前途,不等不靠,将其纳入创业规划,并行动起来。结合脱贫攻坚,在县政协、县经贸局及西河镇党委政府等有关单位的支持下,赴四川、湖南,陕西周至、杨凌等地考察,并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现场论证指导,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西河镇段家河村建设百亩精品猕猴桃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截至目前新建试验用房600平方米,完成了300亩猕猴桃苗栽植。
记者了解到,这片规划设计总面积2500亩的猕猴桃产业园,其中精品示范园500亩,产品加工区50亩,示范区1950亩,辐射全村225户805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分五年实施。园区完成后,年可实现收入1650万元,利税413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60个,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在2000元以上。
本报记者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