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19日
综合新闻
02

柞水以农副产品交易助推脱贫致富

本报讯(记者 兰增干 通讯员 王琦 刘本升)“包扶干部真为我们办了一件好事,原来吃不完的东西糟蹋了,如今在家门口还能卖成钱……”商洛市柞水县盘龙寺村贫困户姚宝山的妻子卖了自家土鸡蛋后激动地说。

盘龙寺村距离红岩寺镇有10公里,山高路远,群众赶集很不方便,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老人,来回需要步行一天。为了精准发力、务求实效,柞水县机关工委与柞水县公路段领导深入到红岩寺镇盘龙寺调查研究。针对贫困户提出的“自己去年喂的猪今年还没有卖,鸡蛋多了吃不完坏了、去年的洋芋现在还很多,坡上的藤叶、香椿等山野菜没有人要……”等问题,柞水县机关工委组织全体包扶工作队员、红岩寺镇包村干部及部分企业负责人,于5月13日在红岩寺镇盘龙寺村文化广场,举办了首个农副产品交易日,交易的品种包括节令蔬菜、原味土特产、加工土特产等三大类50余个品种,举办农副产品集中交易活动,既方便了群众出售剩余农副产品,又满足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购买需求。

“我今天找的藤叶菜卖得真好,在红岩寺场上每斤一块钱都没得人要,今天卖给你们两块钱一斤,多卖了一倍的钱。”盘龙寺村贫困户李通仁卖完自己采摘的藤叶菜高兴地说。为了保证农副产品交易活动顺利实施,盘龙寺村所有包扶干部必须前往活动现场,按照各取所需、自愿购买、且略高于市场价格的要求,尽力购买贫困户家的剩余农副产品,真正解决贫困户剩余农副产品出售难的问题,切实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提高他们致富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实现自主脱贫的强烈愿望,早日摘掉贫困户帽子。

“我们盘龙寺也有场了,以后卖东西免得往红岩寺跑了……”贫困户何坤财说。通过干部帮扶购买的方式,首个交易日活动成效显著,贫困户的土鸡蛋、土鸡、野兔、山野菜、洋芋粉条、洋芋粉、苦荞凉粉、红小豆等农副产品被销售一空,且交易价格都偏高于当地市场价,一斤蒲公英卖到5元,一斤洋芋粉卖到10元,当日完成交易3300多元,28户贫困户平均出售农副产品120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群众齐声赞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