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应加快推动企业年金制度改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新企业年金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企业年金的参与职工人数为2325万人,较上年仅增长0.39%。这是我国企业年金参与职工人数增长率连续第二年“跳水”。而在此前的10年里,企业年金的参与职工人数一直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大的趋势正在减缓甚至停滞。这既不利于提高职工个人福利保障水平,也不利于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还会加重国家的养老负担。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相关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原先过高的制度门槛和复杂的制度设计容易将大部分企业挡在门外。这抑制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应降低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门槛,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通常,企业会为自己缴纳的年金设置归属期,即不让这部分缴费直接进入职工个人账户,而是由企业保留很多年,归属期满才拨付到职工个人账户。有些企业还对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实行不同的归属期,有的归属期甚至被设定为直到职工退休。归属期过长、过于复杂,极大影响了职工的“获得感”,很难调动职工参与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因此,应逐步缩短企业年金归属期,让企业为个人缴纳的年金能够像住房公积金那样顺畅地进入职工个人账户很重要。
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提高职工参与度意义深远。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成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企业年金办法正在起草。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加快推动企业年金制度改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郑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