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推进地方工会改革不妨从明确责任清单开始
全总改革试点工作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整个工会系统的改革步伐正在加快。
近期,部分地方市总、省总分别召开了改革工作推进会,围绕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确定改革重点任务,采取具体工作措施,展示出工会人“撸起袖子抓改革”的可喜姿态。
这其间,地方工会改革具体改什么?从哪里改起?改革的重点和任务如何确定?凡此种种,自然成为当下诸多地方和基层工会工作者尤为关心关注的话题。
地方各级工会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必须始终牢记工会组织的职责定位,必须首先搞清楚工会组织是干什么的,弄明白党和国家赋予工会组织的权利、义务、责任分别都有哪些。
研究制定改革举措前,不妨先静下心来,扎紧马步,做足“虚功”。要认真研读宪法法律文本,认真学习工会法和工会章程,认真吃透各种劳动法律法规,尤其是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在此基础上,下功夫认真梳理一下、总结一下,把党和国家赋予工会组织的所有权利、义务、责任做一份清单出来,以进一步明确新形势新常态下工会组织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诚然,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改革的必要前提。推进工会改革,各级工会须勇于责任担当、勇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新,从制约工会组织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入手,从职工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
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工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工会组织。各地区各层级工会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并不平衡,在增“三性”、去“四化”方面面临的具体情况和问题不尽相同,各地职工队伍的状况、需求以及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也千差万别。这使得各级工会组织推进改革的“路数”,应当也必须立足于本地区实际,着眼于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积极探索。
改革没有止境,创新更无定式。各级工会应在全总的领导和指导下,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突出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推进改革。
而要做到“因地制宜”,一个极好的方法就是:对照清单议改革,对照清单找问题,对照清单检查总结自身工作,从而抓住制约本地区工会组织发展的那些突出矛盾,进而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迅速补齐自身短板、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等相关问题为导向,最终确定改革的“路线图”、“任务包”、“时间表”。
唯此,方能在改革的大潮中不忘初心、不改本心、不负重托,切实强化新形势下工会组织的使命和担当;方能使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职工,切实增强职工群众对工会改革的获得感。 (郭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