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5月27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儿童节,告诉他童话都是骗人的 端午粽子香 损彼利此 高原的晨韵 屈原与汨罗的端午节 彩凤飞天 喜欢是藏不住的 做个永远年轻的“无龄人”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彩凤飞天

□马晓旭

“你彩凤姑没了。多好的人呀,说走就走了……”

一大早,母亲惋惜地说。

“真的吗?咋走得这么快?”

我惊讶地问。

彩凤是我们村里的老姑娘,也是村里的媳妇。虽不是我们本家同族,因与我父母年龄差不多,我从小叫她姑姑。

四十年前,我还是孩童时,彩凤姑住在我家斜对门。她身材高挑,脸蛋圆润白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会说话,见到人都会微笑,整个人看上去俊俏、洋气。

彩凤姑的娘是河南人,只生了她一个女子。解放初,七八岁的她随母亲来到陕西。父母为了让她续香火、养老送终,给她招赘了女婿。村里人把她的赘婿叫老李。说来也怪,彩凤姑婚后和她娘一样,也只开了一朵花,生下女儿后就不再生育了。后来,又抱养了个儿子。

在村子里,彩凤姑算是能行人,绣花、织布、缝衣服样样在行,田里做活也有模有样,家里家外称得上一把好手。她和老李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还没消停下来,又忙着为女儿备嫁妆、为儿子办婚事,跑前跑后受尽苦难。

到了九十年代,忙了大半辈子的彩凤姑和老李终于可以享清福了,可倔犟的老李偏偏和儿媳妇有了矛盾,隔三差五就为家务琐事拌嘴吵架,彩凤姑夹在中间做难。一天傍晚,翁媳俩又在院子吵开了,彩凤姑劝谁都不听。盛怒之下,冲动的儿媳跑回屋拿出擀面杖朝公公头上猛劈下去,患有高血压的老李当即倒下,不省人事。彩凤姑和儿子慌忙把老李抬上架子车往镇医院拉,半路上,老李就咽了气……

恶媳妇用擀面杖打死公公的事很快传遍了十里八乡。但强势的儿媳妇却强词夺理,辩解说老李长期有病,自己只是轻轻敲了一下,是他短寿命尽了,更怨恨婆婆不替担待包庇自己,把风张出去了,坏了名声。彩凤姑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儿子,在妈与媳妇不和之时,只是在中间装好人,不说媳妇也不护娘。彩凤姑思前想后,觉得这样的日子看不到一点希望,没法待下去。于是,年近五十的她,大胆决定把自己“嫁出去”,换个环境过几天舒心日子。

同村马六老汉叔,比彩凤姑大五六岁,人勤快,家境也好,老伴走了两三年了,两个儿子已娶妻生子,一家人很和睦。可是,尽管儿子孝顺、媳妇贤惠,但马六叔总觉得,年轻人在跟前不如身边有个老伴知冷知热、细心周到。在好心人的撮合下,彩凤姑“嫁”给了马六叔,两人同村又同姓,且马六叔家境好,儿子也不反对,村里人说彩凤姑有了个好归宿……

天有不测风云。彩凤姑进新家门后刚安宁了几天,儿子、儿媳、女儿便在村里人常聚集的皂荚树下,扯着嗓子骂些不堪入耳污言秽语,中伤老人。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之久,人们听着他们骂也不稀奇了,他们自己也感觉没趣,渐渐收敛住了口……

再说彩凤姑进马六叔家门后,靠着心灵手巧、干净勤快,让马六叔日有三顿可口饭吃、四季有合身的衣服穿,她还经常帮两个儿媳妇带孩子、做针线,马六叔的儿子、儿媳也慢慢地喜欢起继母来,一家人和睦亲善,共享天伦之乐。

半年前的一天,她坐秀兰女婿的摩托车去镇上,回来在家门口下车时没踏稳绊倒了,再没下过床。彩凤姑摔倒后被送往医院医治。治了一段时间,她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便让闺女将自己接回家伺候。女儿将娘拉回自家屋,仅住了半天一夜。翌日黎明,不知何因,女儿女婿打门敲窗子,把彩凤姑送回马六叔家……

马六叔和小儿子将彩凤姑接回家。从此,父子俩轮换照顾彩凤姑,喂药喂饭、端屎倒尿、擦身换衣……

彩凤姑去世后,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建议丧事在马六叔家办,由彩凤姑抱养的儿子摔灰盆,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自家墓塚。但最后还是马六叔的两个儿子善始善终,依照乡俗披麻戴孝,扶柩送椁摔灰盆,将继母安详送入土,和前夫老李合葬一起。

彩凤姑走了,灵魂谢幕归天,想必天堂那边无人情冷暖、蜚短流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