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2日
综合新闻
02

“扶贫干部,你们辛苦了!”

——汉中市总工会帮扶双元村群众脱贫工作见闻

(上接一版)

不仅如此,三年多来在帮扶该村贫困户脱贫工作上,市总工会扶贫工作队坚持逐户分析致贫原因,找准症结,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确保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采取对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实施情况实行档案管理,进行认真考评,促使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市总工会扶贫工作队在加强帮扶政策和帮扶措施宣传的同时,还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请市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创作编排小品等文艺节目,到村里为群众进行专场演出。此举作为文化扶贫的一个鲜明亮点,被当地干部群众津津乐道。

村文书胡瑞林说:“特别是刘君主席自编自演了的节目,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信心。”

让脱贫致富有“抓手”

看到刘君主席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唐自富,因地制宜发展元胡等中药材,实现纯收入16多万元的事实,在全村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激发了群众创业的热情,也让贫困户大大增加了发展产业的干劲。

二组陈加定,家里五口人,2015年在原地拆旧重建了4间两层楼房,实现了安全和宽敞住房之后,去年种植中药材元胡2亩、乌药3亩,年底销售收入2万多元,还购买了3头牛,以此当年实现了脱贫。

市总工会驻村扶贫担任第一书记的简海俊说:“元胡、乌药种植,这是一项短平快的产业项目,当年种植,当年见效,适合全村群众参与发展,并已经成为当地致富产业项目。”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大力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帮扶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掌握一个具体的“抓手,”市总工会扶贫工作队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发挥高华明、汪庆顺等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聘请技术员深入到村组举办元胡、乌药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班,引导帮助贫困户发展药材种植产业。去年全村发展460多亩,亩产值达到4000多元。同时,以张兆华、覃成兵、张小刚等养殖大户为依托,通过技术、资金帮扶,带动一部分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在技能帮扶上,他们还采取以农民种植、养殖技术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为贫困户提供各种免费技能培训,使每个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确保贫困户家庭成员有一人能够稳定就业,有一个产业项目稳定增收。

在产业发展资金帮扶上,协调当地金融部门对重点贫困户给予信贷资金扶持,有效缓解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引导贫困户向金融部门和互助资金协会借款发展产业,督促贫困农户提高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家庭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指路、带路发展产业,再给予技术、资金等方面扶持,我们村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元胡、乌药、花生为主的种植产业和以养猪、养牛、养鸡为主的养殖产业,而这也将成为全村长远发展的产业项目。”胡瑞林说。

改变村貌解决“难事”

那是去年仲冬的一个夜晚,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30多位村民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了广场舞,一时吸引了周围很多前来看热闹的老人和小孩。此后,广场舞成为了这个小山村每天固定的一道风景。如今,该村处处是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市总工会扶贫工作队对该村的帮扶,不仅是对贫困户的帮扶做到真情实意,真抓实干,而且全村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难题,随着他们进驻该村后,先后得到了逐一解决,并促进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变。

刘庆祥在记者面前如数家珍:“市总工会帮扶村里以来,争取资金改造了U渠2000多米,解决了400多亩土地的灌溉问题,提升了三个村民小组群众的生产条件;结合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改造了一批群众的危房;对贫困人口居住环境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帮助改善了通路、通电、通水条件;为村委会配备了空调、冰箱、电脑等物品,改变了村委会办公条件;安装了15盏路灯,修建了500米防洪堤。”

“感动我们干部群众的事情还有很多。”刘庆祥说,今年市总工会争取各方面资金投入350万元,计划在村里建设和完善9大基础设施工程,比如:道路硬化、新修道路、道路绿化、新装路灯、建设公厕、新建垃圾转运站、建垃圾箱、河堤砌护、建提升蓄水池等等。目前,已经启动实施了7项工程,其中3项工程已经建成。

“感谢市总工会的帮助,才让我们有了一个温暖的‘家’。”看到村容村貌不断发生的变化,村民杨建光激动地说。

三年多来,市总工会扶贫工作队帮助该村解决了产业难发展、贫困群众难脱贫、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难突破等诸多实际困难和发展瓶颈问题,有力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800元。 本报记者 杨志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