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9日
企业瞭望
03

中国品牌实力“圈粉”全球

□欣花

5月10日是首个“中国品牌日”。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中国,正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转型,中国品牌扎根本土与走向国际并驾齐驱,用实力在海外赢得了口碑。

走出去 让中国品牌服务全球!

海尔是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代表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国际化发展,海尔如今在全球已建立了24个生产制造基地及5个研发中心,产品成功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产销比例已达55%。与海尔一样,近年来许多中国企业走出了国门。

当地时间5月5日中午12时,黎巴嫩贝鲁特引水工程3号隧洞最后一片岩块碎落。欢呼声中,由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制造的“中铁237号”盾构机备受瞩目。2月,中铁装备制造的另一台盾构机在以色列第一条轻轨项目成功始发。

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顺辉曾在从国外进口的第一台隧道掘进设备上工作。“经过多年奋斗,我们的设备从无到有,再到走向世界,如今已有9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我们制造的盾构机。”谭顺辉说。

在泰国、伊朗、沙特等22个国家,都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轨道列车。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来自中国的列车承担了约82%的城市轨道运能;在沙特麦加,朝觐地铁能够在7天内将200多万人运送到目的地。中车长客打造出铁轨上的中国品牌。

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中国制造的轨道列车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海外订单纷至沓来:101亿元人民币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高运量地铁车项目、2.5亿美元的美国波士顿红线120辆加车合同、12.3亿元人民币的美国洛杉矶地铁红、紫线项目……

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平均发货量增速低于5%,华为却逆势而上,实现智能手机发货量同比增长29%,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在欧洲传统手机品牌高地的西欧和北欧市场,华为智能手机销售收入在已有一定规模基础上,均实现100%左右的增长。

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也大步迈进全球舞台。如今在许多国家,游客在购物后只需在支付宝上轻轻一点,即可办理消费税退还。

依靠创新和产品品质,中国汽车在海外发展突飞猛进。广汽传祺作为广汽集团自主品牌,上市6年来坚持“先树品牌、再增销量”,成功在14个国家打开市场,并成为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口中的“Best China Brand(最好的中国品牌)”。2017年北美车展,广汽传祺成为首个进入主展馆的中国品牌,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汽车制造实力。

走进去 让工匠精神浇灌品牌!

“Made in China”闻名世界,不过中国制造如今正在发生巨变。在2017年广交会上,许多前来参展的制造企业认为,经过近四十年的制造经验积累,我们的企业已经完成了由“制造力”向“质造力”的转变,接下来就是“品牌力”的塑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工匠精神”推动着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制造总裁樊伟对记者说,酵母是啤酒的灵魂,青岛啤酒一直遵从酿造的自然法则,给酵母充足时间,坚守“慢功夫”“慢工艺”和“慢火候”。凭借这种精神,青岛啤酒赢得了市场,远销美国、日本、德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一些有着雄厚实力的央企在创新领域从“跟跑者”向“并跑者”甚至“领跑者”转变,企业品牌意识增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正在形成,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银行等连续跻身世界权威品牌排行榜百强。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央企业依靠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通过并购重组创建知名品牌,航天科技集团、中航工业等企业依靠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拥有了“神舟”“长征”“枭龙”等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我国正在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今年一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6%,增速快于全部投资13.4%。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已成为世界首个专利年申请量超过百万的国家。

走上去 让中国品牌跻身一流!

任何一个中国品牌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都是充满艰辛的。“‘走出去’很简单,就像到国外留学,让人家认识你;‘走进去’相当于拿到绿卡,有了一定身份;而‘走上去’,你就成为当地名流,这个过程是非常难的。”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

走上去要有毅力和耐心。迈遭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李国华说:“从历史和现实看,品牌建设是需要时间的,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做,不能有丝毫松懈。”

品牌建设需要企业唱主角,需要产品创新、质量过硬,同时也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企业品牌和国家形象密切相关,法国服装的背后,是巴黎和卢浮宫的魅力;韩国化妆品的背后,是韩剧、韩流的盛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要将品牌建设和文化输出结合起来。”李国华说。

一些企业家认为,中国品牌建设既需要发掘传统文化底蕴,也需要以开放的眼光吸收全球文化和商业文明,而这主要应通过培养全球化人才来实现。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加强自主品牌培育,既是我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应世界大势。为此,我国应进一步研究自主品牌发展战略,建立和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驱动体系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中国制造”已经具备了从点到面、从个别领域向众多门类发起冲击,打造“中国品牌方阵”的实力。在这条以十年甚至百年为计量单位的征途上,品质、设计、文化、工匠精神、渠道建设等都很重要,考验的是我国制造业和市场监管的综合实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符国群认为,政府应将侧重点放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品牌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