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职代会这样开,好着哩!
——西安昆仑公司实行“两级职代会”制度见闻录
6月的古都,多年难得的舒爽,一如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钳工艾佩的心情。
“来西安多年了,一直没法落户,上月把材料交到了派出所,现就等待着,挺激动的。”艾佩是榆林米脂人,因工作出色,2013年由劳务派遣工转为合同工,但落不了户却成了心病。今年,西安出台户籍新政,公司抓住机遇与公安部门联系,很快首批29名职工拿到了准迁证。
这件好事是这些职工通过公司的两级职代会提出并促成解决的。
公司职代会有“重头戏”
昆仑公司是国家“一五”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所属的国家重点保军企业,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现有职工2860人。与众不同,这家企业的职代会是分两级召开的。
今年,公司的第十六届一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首先于1月23日召开。公司领导、159名职工代表、会外的职工可把这个会当回事了。
一整天的会议,议程满满当当。上午,半个小时的预备会就有筹备报告、通过议程、审议通过主席团建议名单和监(计)票人建议名单等四项议程;随后开幕,听取行政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等报告,表彰先进,等等。下午,分7个小组讨论,然后对讨论情况答疑、通过决议,等等。
“表面上,议程中规中矩,实际上既有深入、扎实的内容,还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其中的一台‘重头戏’。”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黄海波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原来,这一天的会,背后的功夫可多着呢。会议召开之前,工会就开始征集提案、意见,并分析归类,对近期能解决的作为重点议题;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提交党委扩大会讨论,统一意见后作为职代会提案定下来。“这样就把提案的征集、提出过程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把职工的智慧集中到了行政工作报告中去。”
与一般职代会不同的是,上午的大会有个2016年工会工作及督查工作情况报告,详细报告了工会一年所做的工作,对上次职代会的决议、提案落实、集体合同履约情况的督查情况。
为了保持客观公正,这个报告由工会副主席而不是作为公司领导的主席来作。“这是我们公司职代会的特色,报告中还专门对领导班子落实上次职代会的决议、提案等给出评价和建议。”公司工会副主席雷恒燕说。
但最受全体职工期待的“重头戏”,是每次职代会上总经理现场解答提问。问题并非随口提,而是7个小组在讨论中汇总职工代表的意见而成,对其中关注度比较高的,公司领导商议后由总经理解答。
“薪酬分配到底怎么改,对职工收入有啥影响?”“大家觉得去年收入增幅太小,今年能不能再提高?”“劳务派遣工都特别关心转正的问题,去年说是暂停,今年到底还转不转?”……问题既有宏观的,也有具体的,但都是关于企业发展、职工利益的热点。
“目前的工资体系自2003年运作以来,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2016年我们着手制定新的薪酬分配体系,一是把原有的17个岗位工资等级变为20个,同时每级又设15个档次,以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工资调整的需求;二是对学历、职称、技能等级给予岗位津贴;三是对二级单位工资额度量化管控,与效益挂钩。今年将先选择个别单位试点,最终再推开。”总经理陈智强对五大热点问题,一一详细解答。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两个小时。最后,陈智强特别说了一句:“还有些反映个别情况的问题,请工会会后汇总一下,反馈给各职能部门。”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