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之安源党校
1924年寒冬时节,巍巍山下一个叫“八十间”的院落。简陋朴素的房间里,一群来自安源路矿的年轻工人和在校学生,开始了一段紧张严肃的集中学习……
在外人眼里,这是刘少奇主任带领工人、学生新成立的一所补习学校,除了校规严格、学习紧张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实际上,这所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党校——安源党校(亦称团校)。它从开始筹备到正式开办都带有许多神秘、耀眼的光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地方党校,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所党校;同时党校与团校合办,既培训党员干部,又培训青年团员和工会干部。
安源工运发展,党员数量骤增,亟需系统训练
安源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发源地之一,这是一块充满激情、充满火焰的土地。1921年,由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开始兴起。而这一运动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工人教育。据《中国共产党江西简史》记载,安源路矿是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和湖南株洲到萍乡的株萍铁路的合称,共有工人1.7万人。为了开展安源工人运动,1921年秋,中共湖南支部书记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到安源考察,向工人宣传劳工解放思想,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同年12月下旬,毛泽东偕李立三再次来到安源,考察安源工人的状况和组织工人团体的条件。12月底,李立三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安源开办平民学校,开始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
随后,安源党组织通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工人读书社、妇女职业部、工人师范班和劳动童子军,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人学校教育体系,在领导工人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1923年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后,全国的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而安源工人运动却奇迹般地继续高涨,出现了持续两年多的兴盛局面。安源党组织依靠工人的团结和斗争,有效地保卫了工人俱乐部和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1924年,随着安源工人运动的发展,安源党、团地委等组织也随之成立,安源的党员人数骤增,到年底,安源地委拥有198名党员,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994名)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和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党组织。
酝酿创办安源党校
1923年2月7日,军阀吴佩孚用武力镇压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后,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更加残酷,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为了适应形势变化,中共安源地委按照毛泽东制定的“弯弓待发”的防守策略,开始将工运工作的重点放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方面。在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前后,中共安源地委便在工人学校内开设了“特别班”,专对“工人居领袖地位者”实行“主义和政治上之训练”,使党员、团员“对主义之观念较前略有明确”,这实为中共安源地委党校的前身。
安源党校的最终成立是在中共中央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之后。据史料记载,1924年召开的青年团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分别强调了进行团内和党内政治训练的重要性。特别是1924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上发出一个重要的声音:“要尽快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到办党校的记载。
由于安源拥有独一无二的无产阶级组织,会后,党中央和团中央领导人蔡和森、恽代英、林育南相继来到安源巡视,着重对党、团组织内部的训练给予指导。恽代英在他的巡视报告中写道:“安源为独一无二之无产阶级组织。”1924年秋,曾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过的汪泽楷、任岳、袁达时、胡士廉、肖劲光等回国不久,即被派到安源工作,从而加强了安源党、团、工会组织的领导力量,同时也为安源党校的创办准备了干部。安源党、团地委在1924年10月底、11月初召开联席会议时,决定合办党校(亦为团校),训练党、团骨干力量。时任汉冶萍总工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刘少奇对安源党校十分重视,他指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要对党校的创办予以大力支持。遵照刘少奇的指示,俱乐部腾出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校作为党校校舍。随后,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1924年12月,安源党校(亦为团校)开学,首批学员为60人。
丰富的学习生活
安源党校开学时,是在安源一个叫“八十间”的院落里上课,但由于地处闹市,房子又小,不适宜办党校,在放寒假后搬到张家湾安源工人子弟学校第一校上课。首批到党校学习的学员,是由安源党、团地委派来的,分成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的学员是工人中的党员、团员,高级班的学员是学生中的党员、团员。由中共安源地委书记兼宣传部长汪泽楷和地委组织部长任岳,新任青年团安源地委书记袁达时和地委委员胡士康,以及安源工人俱乐部游艺股长肖劲光等任教,而刘少奇也曾到党校授课。据了解,当时中国共产党成立才三年时间,没有自己的党史,所以授课的教材是由瞿秋白、王伊维所译的《政治经济浅说》《俄共党史》《少年运动史》等。
走向一线的学员
学员们在安源党校学习后,有的去基层担任领导工作,有的调往外地委以重任,有的派到苏联留学深造。安源党校毕业的大部分学员,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25年9月21日,北洋军阀武装封闭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安源党校被迫停办。
安源党校的创办,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对中国革命所作的开创性贡献。它创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意义十分重大和深远,为党培养了人才,造就了干部,增强了党员的组织力和战斗力,确实达到了中央所希望的“养成指导人才”的初衷,为中国共产党以后创办党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龙萍 陈晓莉
中共安源地委党校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