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石磨碾平的岁月
□于佳琪
已经离开故乡多年,但是故乡的那个石磨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久久难忘。石磨承载着乡下人苦辣酸甜的日子,石磨就像山里人的性格,沉重而厚实。
前一段时间回老家,磨坊已经不存在,只有石磨还裸露在岁月的风中,早已远去了曾经那种火爆的景象,吱呀吱呀的声响,仿佛又在我耳边响起。
在我小的时候,乡村还没有动力磨米机,老家的村东头有一个磨坊,磨坊里一年四季都很热闹,前来用石磨碾米、碾面的村民们络绎不绝。石碾的每一次转动,便会洒下一句金黄的句子,让乡下人的日子在那段铺满金黄的磨盘上闪光。一年有四季,石磨就默默地陪伴人们走过风雨四季,一年有365个日出,石磨就陪伴人们走过365个日落。在满载乡情的日子里,石磨伴随着人们走过一个又一个黎明与黄昏。
碾子的每一次转动,便是那个岁月里飘散出来最美妙的音符,乡音般动听而淳朴。那种悠远而沉重的感觉,总在游子的心头不时响起。石磨是一首思乡的诗,总是令人回味无穷;石磨是一首经典的老歌,令人百听不厌;石磨是一幅画,展示出乡下人苦辣酸甜的日子。碾子总是将一年的农事安排的满满的,碾子一年四季都在唱着一曲古朴而动听的歌。
每年的腊月,也是磨坊最繁忙的日子。人们带着丰收的喜悦与幸福,在磨坊里加工米面,碾房里父老乡亲们,一边你推我拽地忙着碾面,一边谈论着乡村里欢乐的事。最高兴的就是那些孩子们,他们围着碾子追打嬉闹,讲故事,玩游戏,看热闹。天下大事,奇谈怪论,街谈巷议,就在碾子的歌唱中互相传递着,淳朴的乡情也在这歌声中得以净化和升华,碾子周围,充满着醉人的空气。
乡村的石磨不仅是一种生活工具,它延续了传统的生存方式,又折射出乡村人文历史发展的进程,传递出乡村民俗文化内涵中坚韧不屈、凝重深厚的力量。每当我想家的时候,就会在梦里听到一串愉悦的石磨声。醒来时发现,思乡的泪水已经湿透枕巾,在我的诗歌里,碾子已经成为诗中厚重而灵动的句子,在思乡的诗典里永久地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