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主动单身者增多带火“单身经济”
单人用餐,海底捞火锅的店员会将玩偶摆放在客人对面,象征“与你一同用餐”;单人租房,可以按自己喜好选择不同风格,还有公共区域供单身租房人士交流……随着单身人士逐渐增多,单身经济也悄然兴起。
“单身经济”最初由经济学家麦卡锡2001年在《经济学人》杂志中首次提出。起初为“单身女子经济”概念。独身且收入不菲的单身女性是广告、娱乐等行业最理想的顾客。如今这个群体已不再特指单身的女性。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分析,随着单身人口的增多,不再局限于女性的“单身经济”逐渐兴起,为经济发展和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
从住宿到家居单身人群有新需求
“蛋壳单身公寓,不仅是公寓,更是享受生活”“高品质单身公寓,选自如”……近年来,在租房市场兴起的同时,主打“单身”的公寓也不断涌现。
在深圳租房7年后,今年29岁的小琳“终于有了满意的小窝”。刚毕业那些年,小琳和同学在老旧社区里合租了两室一厅的房子,“房子冷冰冰的,没有温度,只觉得是个睡觉的地儿。”
这些不满,在她今年年初搬进泊寓单身公寓后有所消散。“住处、工作两点一线多无趣啊!现在我每天工作完,都会和同住泊寓的朋友在公共区域一起健身、聊天。好几次我们一起吃夜宵到凌晨。这不仅是个用来遮风避雨的房子,还是一群有梦想,共同追求进步的年轻人的集聚地!”小琳说。
像小琳这样对自己居住品质有要求的单身人士,让租房公寓企业看到了机会。目前,蛋壳、自如、乐乎等多个租房品牌都打造了单身公寓。
“单身人士在享受独处的同时,都有一定社交的需求。”该负责人称,因此公寓在每层楼都会开辟公共区域,租客可以一同看电影、玩桌游、聊天等。
相对应地,家具市场也刮起“单身”风。已在家具零售行业创业3年的淘宝店主杨平(化名)今年准备转型了,以往店内主打的“超实用双开冰箱”“温馨1.8米大床”都不见了踪影,转而变为“1升迷你小功率电锅”“低碳小书桌”“迷你烤箱”等。
杨平看中的新方向是售卖适合单身人士的家具。“从前家具市场多售卖容量大、实用的家具。但现在单身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会常买小家具来提升自我幸福感。”杨平说。
杨平说,单身的年轻人还希望在细节上体会到情感温度,“特别注重给产品加入感情,比如在小花盆上印‘今天早点睡哦’之类的语言。”
类似的新机会已经吸引不少商家掘金:海尔曾投放适用于单身青年的JOY小型冰箱;无印良品也曾推出一套“小号”厨房用品,目标人群是中国不断增加的单身人口。
专家:主动单身者既“单”又“群”
据国家民政局数据,我国的独居人口已从1990年的6%上升至2013年的14.6%。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单身人口已达2亿。欧瑞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后我国独自生活的成年人有7700万。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后,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不再认为结婚、养家糊口是头等大事,而更注重追寻个人梦想:“从前人们受到生存压力的影响;收入增加后,一个人也有能力租房、生活,婚姻不是最根本的追求。”
单身人口的增多,也提供了产业创新和转型的更多可能。“比如轿车行业。之前市场需要5人座以上的、面向家庭的轿车,但随着单身人口增多,便宜又省油的1人座小轿车会渐渐受到青睐。再比如单身贵族不愿把时间花在做饭、做家务上,这会带动外卖、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杨雄说,目前我国出现的是单身现象,之后会是单身贵族现象,再然后是单身社会现象。 (谢佳洁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