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优化服务扩大就业增长点
本报讯(记者 薛生贵)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省人社厅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实施“五新”战略的重点和关键,健全完善政策,创新优化服务,大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扎实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扩大就业新的增长点,推进经济转型与就业转型良性互动,努力实现追赶超越的新目标。
创新推进创业服务市场化改革。省人社厅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需求向导”原则,把建立“市场主体建设+市场运营+政府支持+创业者”的创业孵化模式作为创业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发挥政策、资金作用,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市场主体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增强创业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和精细化,推动实现创业服务从“政府大管家”到“金牌服务员”的转变。目前,累计创建市场化创业孵化基地171个,3万余个孵化实体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享受低租金或免租金的办公经营场所以及“一站式”免费创业服务,带动就业23万余人。
更好发挥就业资金支持创业作用。完善就业资金支持创业的政策,今年出台《陕西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创业培训补贴标准调到每人每期2000元,将一次创业补贴提高到每人3000元,将创业孵化项目补贴年度支出占当地就业资金总额的比例从5%提高到10%,并引导鼓励市县增加财政配套资金,重点向创业倾斜,加大就业资金对创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省人社厅结合贯彻国务院就业创业新政策研究提出,对创业失败人员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多渠道破解融资难题。在全国率先出台建设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政策,明确了建设创贷信用村措施,形成了全省开展创贷信用村建设的总体政策框架,并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重点贫困村——丹凤县阳阴村、延川县孙家塬村成功试点。据统计,两村贷款受益家庭人口为248人,带动251人走上了创业致富路。同时通过建设信用村、取消或降低反担保,打通了贷款到达贫困创业人员的最后一公里,为创业扶贫开辟了新的资金通道。下一步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年内在33个县建设创贷信用村,带动推进全省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5亿元的目标任务。
营造浓厚创业氛围。持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农民工创业示范工程,做好示范引领。年底前,完成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2014年至2017年)明确的创业培训大学生10万人,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大学生创业36亿元,引领3.6万名大学生创业,表彰200名大学生创业明星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