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09月26日
陕煤专刊-综合
06

铜川矿业

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增收

本报讯今年以来,铜川矿业公司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成果应用后企业实现增收1356万元。同时,重奖科技功臣,鼓励职工创新,理顺人才机制,鼓励小改小革用于生产实践,为企业减少资金投入503万元,为实现追赶超越不断注入新活力。

释放科技能量助力生产经营

铜川矿业公司“科技兴企”战略的实施,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玉华矿玉华井不断加快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步伐。如安设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重要工作地点、岗位24小时全天监控;应用全液压坑道钻机,解决了大直径瓦斯抽放孔、探放水孔施工难题,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使用先进的综采放顶煤设备,创出了单面月产31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该矿积极外聘院校专业技术人员来矿授课、外出赴标杆单位学习取经,促使干部职工开拓视野、启发思维,吸收先进科技工作经验;加强与平安公司、西安煤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深度务实合作,二盘区矿压规律研究、大采高工作面设备应用论证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孕育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平稳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企业实现追赶超越提供了动力。今年以来,公司各生产矿井不断释放科技能量转化生产力,为企业创收1356万元,实现了科技创新+生产实践=刀下见菜的成效。

下石矿充分利用三维立体动态通风系统图平台对井下各区域的一通三防相关参数(瓦斯、通风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井下实际,合理调整风量,加大巷道支护强度和扩巷降阻维修力度,降低通风阻力,合理调配风量,定期对井下各区域瓦斯传感器进行标校,减少变频设备对监测系统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着力打造更加高效准确节能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格局。

陈家山矿、玉华矿、柴家沟井充分调动职工的创新热情,技术人员敢闯敢试,各项创新大胆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据不完全统计,崔家沟项目部抽放工艺革新、陈家山矿旧机床小改造、玉华矿防治水技术应用、徐家沟矿创新综掘技术成功应用在魏墙矿等技术革新成果的广泛利用,今年累计可为铜川矿业减少投入503万元,为企业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构筑科技人才发展新高地铜川矿业公司多举措激发职工的创新活力,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素质高、技术精、业务强、品德好”的干事创业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今年,陕煤集团人力资源部、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有关领导来到铜川矿业公司,为下石节煤矿青工刘彪、玉华煤矿青工王松颁发了“全国煤矿建功立业优秀大学毕业生”证书。为表彰二人取得的优异成绩,肯定他们在科技兴矿、技术革新上作出的突出贡献,组织上特授予二人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并给予每人一万元的奖励,号召广大青工向他们学习。

据悉,去年,经集团遴选推荐,下石节矿采矿工程硕士研究生、综采队助理工程师刘彪,玉华矿采矿工程本科学士、综采队助理工程师王松被中国煤炭教育协会授予建功立业优秀大学生。集团在2017(77)号文件中表述说,他们热爱煤矿,在本职工岗位上创新创业,对于工作面回采、回撤,回撤联巷的掘进中科学编制规程,有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取得了明显效果,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提高了生产效率,值得广大煤矿职工学习。

同时,铜川矿业坚持“科技引领、人才推动”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双通道”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自身“干事创业”团队创建活动,推行了竞聘上岗制度,变“相马”为“赛马”,使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广泛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大力表彰科技创新人才及成果,催化了人才的自我完善进程,大大缩短了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周期,使科技人才队伍在发展循环中不断得以淬炼,积蓄了人才强企的动能。

(杨春成 郝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