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11日
一线新闻
03

闲不住的能人

蓝色的加工棚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正是中午时分,加工棚内传来“当当当……”的声响,这是高级技师杨烈俊在属于他的一片天地里忙碌着。

杨烈俊,1956年出生,2016年已经退休,现被中铁二十局集团电气化公司瓮马铁路项目部返聘。

杨烈俊不仅有着丰富的电力施工经验,而且还有一手加工施工器具的“绝活”,他加工的接触网放线架获得了国家级发明专利。项目部原来施工时都是在市场上买成品放线架,由于质量问题以及结构不合理问题,导致施工起来很不方便。杨烈俊在仔细研究这些产品之后,自己亲自设计加工,设计出的产品结实、实用。

他在加工工具过程中,既不用画图,也不用提材料计划,只要告诉他加工什么样的工具,他就能计算出用什么样的材料、用什么型号的材质,用量多少。他还有个习惯,就是他用的材料一般不是买成品,而是买一些废旧边角料、钢管、钢板,这些材料在他手里经过切割、焊接、组装等工序,就像变戏法一样组装成了很实用的施工工具。

退休后,杨烈俊本该在家陪陪老伴、看看孙子,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可他就是热爱单位。他常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当兵一直到退休,从来都没有旷过工,从来都没有请过假。这几十年了,干活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闲不下来,闲下来就难受!”

在大伙眼里,杨烈俊还是个挺时尚的“老人”,手机上下载了淘宝APP。可他用手机淘宝不是买吃的和用的,而是为了工作。前段时间,瓮马四标项目部的电动大门因使用时间长,电机和自动开关等部件损坏,造成电动门无法正常的打开和关闭,原厂的部件也早已下架无法购买。如果在市场上找人来修需要3000多元。杨烈俊看到这种情况,主动请缨,他把旧的零件拆下来,按照原来的规格型号在网上购买,购买回来后他亲自安装,经过几次试验后,损坏已久的电动大门修好如初,原来需要花费3000多元的修理费,在他手里400多元就解决了。

杨烈俊不仅精通各种机械设备的加工及修理,而且还是个做饭能手。前段时间,项目部厨师因家中有事临时回家,杨烈俊就当起了临时厨师。项目上人多,众口难调,这样做饭就成了出力不讨好的事,可他做出来的川菜,大家都喜欢吃。杨烈俊说:“对于吃,首先要选择新鲜的食材,蔬菜、肉类要求既新鲜又卫生,尽量做到当天买当天做。做饭虽简单,但是要用心。做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去做,并且把它做好,这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通讯员 刘红刚 杨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