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01日

陕西工人报一线新闻 以“扎实之功”谋“长久之效” 机器造出“千纸鹤风铃” 洪峰浪尖展现党员本色 图片新闻 搭建爱心捐资平台 助力养老服务事业

当前版:第A3版:一线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一线新闻
03

机器造出“千纸鹤风铃”

风铃,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可您见过全由数控纵切自动机铣削、最小组件只有米粒那么大的金属千纸鹤风铃吗?

日前,在大型设备扎堆的第四届职工科技节创新成果展览会上,西北工业集团一名普通机器操作员曹恩光加工的千纸鹤风铃脱颖而出。这款被命名为《放飞梦想》的风铃一改人们对工业产品“高冷”的印象,原来轰鸣的大型机器也能生产出具有美感、带着温度的作品。

和成千上万的操作员一样,曹恩光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机器打交道,加工出各种集团所需的常规零件。某天,他突发奇想能否用机器造出一只立体的千纸鹤?说干就干,曹恩光立即着手设计图纸,选择刀具。可是,在加工过程中,曹恩光发现,加工千纸鹤最大的难度是对壁厚的把握。由于千纸鹤大小和一粒大米差不多,重量不到0.1克,刀具过大千纸鹤根本承受不了铣削,会“缺胳膊少腿”,刀具过小又会立刻断掉。

就这样反复试错一个多月,一只有眼有嘴,正在展开翅膀飞翔的微型千纸鹤“出炉”了。备受鼓舞的曹恩光又着手打造出不同大小的千纸鹤,喜爱钓鱼的他利用鱼线和固定漂座的太空豆将千纸鹤由大到小依次穿起,配上精致的小铃铛,一串极具特色的金属风铃就面世了。

值得一提的是,起初承载千纸鹤的鱼线很难固定在风铃的细长轴上。办法总比困难多,曹恩光思忖再三给细长轴的一端加工出一个肉眼都难以看到的细小凹槽,把鱼线卡了进去。

一位专业人士评价,省总工会举办第四届职工科技节创新成果展览会就是为了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能力。在加工常规零件的基础上,曹恩光深挖设备潜力,将数控纵切自动机的多轴联动和三维立体复合加工的车、铣等功能在这一串千纸鹤风铃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了将一台数控总切自动机变为一个小型加工单元的功能,值得称赞。

看着他的风铃获赞无数,曹恩光腼腆地笑着说:“技术工人的职责就是加工产品,展示我们集团的加工能力。虽然大家肯定了我的技术,但毕竟我只有13年工作经验,和大国工匠们比起来,我还差得远呢。”□凌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