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01日
百味·国际
04

点燃文学依然神圣的火焰

因为文学,让我们多了一种创造性劳动竞赛。因为散文这种载体,让我们在这种竞赛活动中感受到了各条战线上职工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崇高的思想精神追求。刚刚圆满结束的“中铁二十局集团工会”杯全省职工散文大赛活动,尤其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当前,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为助推中国梦的实现,用昂扬向上的奋进姿态和勇于追求的拼搏精神,不断在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时代篇章。难能可贵的是,广大职工文学爱好者悉心感受、仔细观察,用手中的妙笔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以这次散文大赛为例,所有作品都饱含着满满的正能量,洋溢着浓浓的真善美。在讨论评审作品时,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很多作品感人肺腑,甚至让人热泪盈眶。

正如评委老师所认为,此次的参赛作品,无论是写一线职工、普通人或建设场面的火热生活,还是写亲情、友情、爱情、乡情;无论是写风景、民俗,还是写公路建设、铁路建设、乡村建设等各方面内容,都表现出积极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弘扬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反映了职工队伍、工人阶级的崇高品德、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一大批优秀作品在艺术上,以小见大,以精彩的故事,饱满的情感,细腻的语言,精巧的构思写出了人性的崇高与光辉,写出了世界的温暖和阳光,写出了生活的温情和幸福,写出了社会的美好和时代变迁,让人精神愉悦,深受教育启发,催人奋进。尤其是大赛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其中很多选材内容、创作手法和主题思想让人耳目一新,读来耐人寻味。用省职工作协主席周养俊老师的话说,参赛作品的整体质量代表和展示了全省职工散文作者队伍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水平。

从参赛作者的整体情况来看,更是让人感受到职工文学活动依然活跃。参赛者有七八十岁的退休老人,还有刚刚参加工作的文艺青年;有企业领导、工会干部,还有众多各行业一线职工;有多年从事写作的专业和业余职工作家,还有众多痴爱文学的新人。从参赛作者的地域来看,有来自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等地,还有来自我省企业驻全国各地分支机构的。从作者的职业类别来看,包括了铁路、公路、建筑、煤炭、石油、化工、国防、公安、工会等各个行业。综合来看,参赛作者和作品体现了不同的行业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因此彰显了这次大赛广泛的参与面、较高的参与度、较强的影响力。

作为这次大赛活动组织实施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认为这次散文大赛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比如,以文学竞赛形式的文化活动,既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又为服务职工文化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展示舞台。通过这次散文创作竞赛活动,既团结和凝聚了职工作者队伍,又培养和发现了一批职工文学创作艺术人才。

当然,这次活动因为人力和精力等原因,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这都为今后举办类似活动提供了经验。

可喜的是,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在这里,我们特别要说三个方面的感谢:感谢省总工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感谢中铁二十局集团工会、陕西散文学会、陕西职工作协的鼎立配合与支持,感谢全省广大职工文学作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

最后,向所有的获奖作者表示真挚的祝贺!因为,像这样的职工文学大赛活动在我省还是第一次,特别是荣誉证书上排列着的四个“鲜红大印”,无不让人感到所获荣誉的神圣庄严和光彩夺目。同时,希望能够再次读到大家更好更多的文学作品。

文学依然神圣,文学力量依然强大,各条战线上职工的火热生活还需要继续书写。因此,期待广大职工作家或文学爱好者能够继续用文学的方式唱响职工文化艺术生活的主旋律,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加油鼓劲。 □杨志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