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24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 小雪后饮食防内火 什么时候喝牛奶最好 结伴运动更减压 各类被子的请洁方法 你知道吗 工作提不起劲咋办 孩子用电子产品更影响睡眠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
04

小雪后饮食防内火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中国天文年历》显示,11月22日11时5分迎来“小雪”节气。此节气内,气温走低,天气更冷,降水状态由雨变成雪。专家表示,小雪时节应该要养肾,顺“天时”,中医认为冬季属肾,肾主藏精,为生命之源。小雪后天气逐渐寒冷,寒为阴邪,容易损伤肾阳,故此时补肾最合时宜,可适当多食温补益肾的食物,如羊肉、牛肉、腰果、栗子、芡实、山药等。此时节,少吃辛辣食物,防内火,多喝水,戒烟戒酒,规律生活。

饮食

第一肉:羊肉

羊肉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羊肉最好是炖着吃,会更加熟烂、鲜嫩,也易于消化。

第一菜:萝卜

白萝卜可谓是冬季暖身食物状元榜的第一菜。萝卜在民间有“小人参”的美称,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而且萝卜不含草酸,不仅不会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更有利于钙的吸收。吃肉时搭配凉拌萝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

第一果:山楂

山楂是冬日的应季食材,能开胃、消食、活血。山楂最突出的益处是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对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镇静有一定作用。山楂生吃或做汤、茶都可以。

第一饮:红糖水

寒冷的冬季强调温补,就饮品来说,红糖水最为适宜。红糖有“东方巧克力”的美誉,其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且富含钙、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红糖水一定要煮一下,煮过的红糖水比直接用热水冲泡的更易吸收,且更具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功效。

第一补:枸杞

冬季养生多以益气助阳、滋阴补肾为主,枸杞就是冬季进补最好选择。枸杞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对肝肾阴亏、腰膝酸痛、视力衰弱和糖尿病都有一定食疗效果。早晚嚼食枸杞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更充分,一般健康成人每天吃20克左右最佳。

第一杂粮:红薯

红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微量元素,是很好的应季杂粮。推荐吃蒸红薯、跟大米一起熬粥,都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习俗

小雪的相关习俗大多与吃有关,这也好理解,因为马上就要进入食物匮乏的冬季,因此必须做好越冬准备。此外,受传统观念影响,这个季节,人们也会有很多娱乐休闲活动,以打发漫长的冬天。

腌腊肉

小雪后是腌制、加工腊肉的好时候。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肉类用这种传统方法处理后储存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小雪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被农民用来祭牛神。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斗蛐蛐、占雪

由于受到传统农耕社会习俗的影响,小雪到来以后,进入农闲时节,人们的生活比较悠闲,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猫冬”。于是,“玩”成为小雪前后的一个重要内容。旧日,老北京人喜欢玩“冬虫”,即斗蛐蛐、蟋蟀。

还有“占雪”习俗,如果小雪不下雪,农民会祈求下雪,保佑来年丰收。

注意事项

防病

小雪时节气温降低,自然界表现为阴盛阳衰,人体阳气容易受到损伤,此时要注意保护阳气。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也就是说,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不能受风冷,应特别重视头部保暖。外出时要防头部受寒,必要时最好戴上帽子、围巾等。

起居

专家建议,起居宜“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不要扰动阳气,日出而作,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但晚起并非赖床不起,而应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

小雪时节,专家建议,除了做好保暖外,还要多饮水、合理饮食、坚持耐寒锻炼等,注意防止“上火”。小雪时节,外面寒冷,屋内燥热,再加上人们穿得多,很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皮肤干燥的症状,也就是民间所谓的“上火”了,要戒烟戒酒,多吃些清火降气的食物。□张文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