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05日

陕西工人报视野 古人如何御冬 从古代木雕看中日“工匠精神” 镶嵌艺术在中国 浅谈在追赶超越中如何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

当前版:第A4版:视野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视野
04

镶嵌艺术在中国

镶嵌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东西方在历史上都曾经采用过。

早在夏代,我国就已经有了镶嵌绿松石的神器,在商代又出现“错金”“错金嵌玉”等镶嵌工艺。此后,各种镶嵌工艺日趋完善,用于镶嵌的材质也更为丰富多样,但主要是应用于工艺器皿之上。

西方的镶嵌工艺同样历史悠久,但他们更多用于建筑之中,尤以镶嵌壁画最多。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帝国,马赛克已经应用得非常普遍,大量公共建筑的地面、墙面都用它来装饰。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里有大量马赛克镶嵌作品。到拜占庭帝国时期,马赛克艺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位于意大利拉文那的圣维塔雷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都标志着镶嵌艺术黄金时代的最高水平。

到了近现代,镶嵌艺术在欧洲各国及美国、日本、墨西哥等地区都有过杰出的发挥与展现,成就了镶嵌艺术更加多元的面貌。不少国家的公共建筑内外用大型镶嵌壁画来装饰墙壁,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与社会认同度。

而中国的镶嵌艺术运用于壁画创作,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以来,才开始逐步运用到壁画创作中,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多幅有一定艺术质量的马赛克镶嵌壁画。在1997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集》中,共收录349件作品,其中镶嵌作品有29件,接近9%,在材料壁画中仅次于陶瓷材料。但无论是原料还是镶嵌技术,仍与国际上有差距,急需进一步提高。

为什么中国的马赛克镶嵌艺术发展落后于西方?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认为,西方建筑用的是石材,以马赛克镶嵌做装饰很合适,中国主要是土木结构的建筑,不适用马赛克,也没有这种材料。“直到近现代钢筋水泥进入中国,我们才有一些零星的马赛克镶嵌。现在大量公共建筑需要马赛克来进行美化。因此,马赛克镶嵌艺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甚至有理由成为独立画种。”

对于华南地区来说,马赛克镶嵌艺术尤其具备适用性。南方因为日照强度大、潮湿多雨,在建筑外部及半开放的空间中,绘制性壁画不合适,马赛克镶嵌壁画则不仅能够产生色彩、光影等奇妙变化,还具备耐湿、防晒、不易变色等优点,非常适合在华南地区这样的环境中制作与保存。 □江粤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