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插旗帜 鼓士气 聚人心 促生产
“红色阵地”让职工有了方向感
1月17日清晨,新一天的施工尚未开始,中铁十二局一公司惠清项目部的老党员王玉宝爬上太和洞隧道出口的洞顶,为一人多高的党旗、国旗换新。党的十九大以来,“插旗帜、鼓士气”作为项目部抓党建促生产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常规动作”。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切入点,多路径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进而确保施工生产稳中有进,是近期项目部党工委的‘天字号’工程。”项目书记陈保智介绍说,近3个多月,他们开展的“我为党旗添光彩立足岗位作贡献”等11项主题实践活动,让干部职工更有担当和干劲,施工管理也更加规范、有序。
在项目部党员活动中心,4米宽、2米高的文件柜被详实的党建活动资料填满。他们在办公住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开辟出的110平方米的“红色阵地”,正在成为党员干部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共活动区。据统计,十九大以来,党员活动中心举办“三重一大”决策会、党员轮流讲党课、党员应知应会答题以及“一对一”谈心等活动82场次。
“往年春节施工,都是我们劝说一部分人留守。今年情况变了,在发出冬季施工通知半个多月来,没有一个人提前请假。”陈保智说,党员干部自愿留守的言行,在职工队伍中起到了良好示范效应。
“只要工地上有混凝土需求,我们随时足量供应。”项目部拌合站站长刘圣圣和3名设备操作手公开承诺,他们准备在工地上度过第二个春节。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刘圣圣说,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让包括他在内的很多职工群众都找到了方向感和成就感。
“我们抓党建,抓出了职工的施工生产积极性,更抓出了22项技术工艺创新成果。”1月16日,项目经理邱胜华在业主组织的绿色施工及科技创新先进经验交流会上感慨万分。据统计,项目部党员干部牵头组建的科技攻关小组,先后研发了隧道零开挖进洞技术、二衬混凝土雾化养护工艺以及洞渣循环利用系统等成果,累计节省成本1000多万元。 (邹径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