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拆掉“围墙”获重生
□本报记者 胡建宏 通讯员 刘亚萍
2017年6月22日,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七里村采油厂与全国第一家县办石油钻采公司即王家川采油厂合并联产工作全面完成。“围墙”的拆除不仅是体制蜕变,更是企业重生。
改革铺就发展路
七里村、王家川两个采油厂同处延长县城,勘探开发和生产区域相互交叉,存在机构人员臃肿、重复建设严重、资源设备难以有效共享利用等问题,采油厂整合是大势所趋。
“该公司将两厂进行整合优化,缩减机关科室、辅助单位及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减少用工管理费用,大幅度降低投资成本费用。通过半年对人、财、物集中配置和管理模式的统一规范,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体制,有效解决道路、供电及基础站点等重复投资建设问题,实现集约高效勘探开发经营管理。”延长油田副总经理郭广文说。
优化提升高效能
两厂合二为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效益做“加法”。原来的七里村、王家川采油厂在地理工作区域上较为集中,生产关联紧密,过去受考核指标约束,各自为政。现在拆掉“围墙”,实现了运行统一调配。
合并后新的七里村采油厂严格油井管控,优化低产低效井,重新开展单井经济效益评价,恢复使用268口有效井,关停45口无效井,有计划关停8处高山输油站点,减少费用支出。同时关闭了原王家川四个采油队固定加油站,于2017年9月启用丰源公司流动加油车;坚持有序采油,扩大节电效益,最大程度降低抽油时间,提高谷段用电,减少峰段用电,逐步落实原王家川部分区域农电改国电工作;严格督查采油、泵油数据计量,落实采油厂、油田工程作业大队、采油队三级质量监督机制,确保了产能建设质量效果,同时加大常规检修力度,及时弥补产能。
党建催生新动力
两厂合并员工达3720人。针对一些职工对改革认识不到位的实际,该厂加强党员干部大局观,让党员干部成为改革的坚强堡垒,以党建融合为抓手,催生新生动力,确保改革平稳进行。
“采油厂就是一个大家庭,做每项工作都是‘居家过日子’,只有家和才能万事兴。”一名负责人说,为了促进两厂员工思想共鸣和情感融合,增强归属感,新七里村采油厂开展了一系列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强职工凝聚力。如组织入党积极分子与部分党员干部到“老一井”前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举办“村里人”读书座谈会,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举行“迎国庆、纪念延一井出油110周年”歌手大赛,激励职工传承发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企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