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微电影的扶贫力量
春节期间,无论是回到家还是在路上的人们都在畅想团聚的幸福。而就在此刻,中国铁路西安局有限公司推出的微电影《熊猫的心愿》直抵人们泪点,其公益折射的担当让人深思。
剧中讲述佛坪高铁站卖蜂蜜的小熊猫蒲小林,渴望与父母团聚的故事,受到网友的持续关注。就连央视新闻在特别推送中都不乏感慨:一只小熊猫,一条团圆路,一张小小的车票,述说了一段对父母的思念。此情此景,演绎多少贫困山区孩子的期待。
对于贫困山区的人们而言,“一山末了一山迎,十里没有半里平”的自然环境导致交通闭塞是脱贫致富的难点。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外出务工仿佛成了贫困山区改变生活的唯一希望。这种逃离式致富让山区孩子凭添多少无助。值此精准扶贫进行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如何让山区人们留下来、守得住、富起来成了当前扶贫工作者普遍思考的问题。
富兰克林说:“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如此说来,改变思想成了当前扶贫攻坚的难点。如《熊猫的心愿》里所传递的:西成高铁使秦巴山区天堑变通途,便捷的交通让群众脱贫致富有盼头、留下致富有奔头。可见,群众的困难千差万别,精准扶贫关键就是要找准症结,分类施治,对症下药,让贫困群众最先得到最有力、最急需的帮扶。改变思路,才能使帮扶激发自身动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做到帮扶一个、激励一片,让帮扶产生最大的效益。
一台DV、点燃一个梦想,一点创意,可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微电影的倡导作出了表率,“希望更多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也能加入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的队伍,与党中央、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让贫困山区的孩子拥有同龄孩子同样美丽而幸福的梦,才是新时代扶贫跨越时空最迫切的渴望。 (郭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