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实力,服务职工更给力
——西安市总工会“全面建成西部强会全力争创全国一流”纪实之一·实力篇
(上接一版)
两个“大手笔”
现在,尽人皆知,这是西安市总打造实力工会的两个“大手笔”,但在当初很少有人能看出来。
第一个“大手笔”:2009年,用“第一桶金”在鄠邑区草堂寺以西征地452亩。当时每亩只有36万元,现在的评估价是60多万元,仅土地增值1亿多元。
以土地为主要资产,又与陕西煤化集团合作,入股组建了陕煤建强有限责任公司,由该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35万平方米的健康养老示范园。其中,一期工程已于2017年11月动工。
三年之后,这里将依托草堂寺悠久深厚的佛教祖庭文化、秦岭北麓风景气候和优质的草堂温泉资源,崛起一片工会新的优质资产。
第二个“大手笔”:对濒临绝境的西安市工人疗养院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2013年,机制、方向全新的西安市工会医院开工。
这是一家引进世界知名的法国多慰公司养老理念,实行全员聘用,建设并管理的,集医疗、养老、康复、疗养于一体的全新医疗养老机构。通过工会投资、多方融资、争取财政支持等,先后投入6.2亿元,拥有63000平方米、1200张床位,其中,陕西省总拨款1000万元,西安市政府先后拨款2亿元。
该院于去年5月1日正式开业,即显示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良好前景,特别是高端的养老供不应求。
据统计,西安市总工会建设实力工会以来,在推动工会经费地税代收工作以及基层工会的努力下,工会经费保持连年增长,2017年较2013年翻了一番,是2007年的10倍。同时,新增工会用地近500亩,新增房屋超10万平方米,工会资产增值居于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前列。
“心有余,力也足了”
春节前夕,一架满载着返乡过年农民工的飞机降落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而就在飞机降落前,西安市总工会安排的三辆绿色大巴车已经等候在停机坪,准备将农民工们免费中转到市内各车站。此外,市总还向所有农民工发放了爱心礼包和后半程车费。
“工会想得太周到了。”在福州打工的汉中小伙秦正华表示,实打实的帮助让他们这些在外打拼的乡党倍感暖心。
今年,西安市总“两节”送温暖活动的标准又进一步提高,款物合计达到2095.66万元,早已不复十年前只能“号召基层包饺子”的模样。
有了实力,工会服务职工的拳脚越使越开。去年,西安市107个工会爱心驿站落成,可以为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吃饭,如厕等10余项服务。工会普惠服务卡累计发放超过6万张,持卡职工可享受9大类100余种便民服务。西安工会医院先后为1万余名困难职工和劳模免费体检。在距离西安市区约30公里的秦岭北麓,占地面积400余亩的西安职工大学新校区和疗养新区正在有序动工。未来,这里将成为西安市职工提升个人素质,享受更高水平养老、文化服务的新园地。
与此同时,基层工会为之大大加强。近年来,西安市总对13个区县工会每家以奖代补50万元至70万元,使其全部建成了帮扶中心,也显著改善了办公用房。针对基层工会干部严重不足的瓶颈,市总争取到326个公益性岗位,使街道工会也有了专职工会干部。仅此一项,每年工会要补贴2000万元。
“现在服务职工,我们是心有余,力也足了!”西安市总常务副主席蔡全发由衷地感叹。
工人日报记者 毛浓曦 曲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