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27日
综合新闻
02

为职工群众构筑新时代精神家园

——陕西工会在深化改革中做优做实服务职工工作纪实

(上接一版)

助力脱贫攻坚 不让一个困难职工掉队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白阿莹多次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追赶超越,工会要有所作为,而且要大有作为。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省总工会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召开打赢脱贫攻坚工作会和现场会,实施“工会精准扶贫行动”,开展省劳模扶贫团进永寿、贫困村少年夏令营等示范性活动,指导各级工会在劳模扶贫、技术扶贫、产业扶贫、医疗扶贫、结对扶贫等方面打造亮点品牌,产生一批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佛坪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余剑同志牺牲在扶贫路上。

紫阳县地处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紫阳县总工会打好“培训竞赛、评优树模、就业创业、茶农致富”四套组合拳,奏响了茶经济、茶文化、茶旅游的大合唱。目前,紫阳县茶园发展到21万亩,年产茶5863吨,茶叶产值8.8亿元,综合收入13.5亿元,10万茶农因茶而致富,3万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与紫阳县总工会一样,全省各级工会,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力推进,有所作为,蹚出一条体现工会特点和优势的脱贫攻坚路子。去年以来,省市县三级工会筹资1.4亿元,选派扶贫干部1452名,产业扶贫4893户,特别是组织全省366名市级以上劳模参与脱贫攻坚,累计完成扶贫项目833项,帮建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1022项,转移就业25025人,结对帮扶贫困户7847户,帮助12225名贫困人口脱贫。

“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困难群众整体脱贫,困难职工一个也不能少!”省总工会在认真学习和推广“祥云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全总关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和《陕西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规划(2017-2020年)》精神,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当地政府脱贫攻坚体系,争取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用好政府扶贫救助各项政策,以及困难人群专项帮扶政策;在“因地制宜、精准帮扶、一户一策、分类实施”的原则下,一年内帮助解困脱困五类人群和五个目标的实现,13250户困难职工家庭走出贫困。去年筹措帮扶资金2.89亿元,惠及困难职工93.2万余人。互助保障参保职工91.8万人,赔付41602起4446.4万元,占总会费的78%。

目前,工会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经常性普惠制服务更为贴心更加温暖,让困难职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以职工为本 搭建职工成长成才的平台

5名职工成为“大国工匠”、10名职工当选“三秦工匠”、推出职工先进操作(工作)法100项……这组数字体现的是“以职工为本”的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为职工搭建成长成才的广阔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成才已成为我省工会服务职工的一大优势和特征。去年,成功举办第四届职工科技节,参与企事业单位842家,职工120万人。完成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展览、创新大讲堂和科普讲座等省级活动项目10个,产生优秀创新成果600项,涌现省技术能手366名,成为工会引领职工创业创新的特色品牌。职工先进文化建设更加突出职工主体地位,省总工会精心举办职工文化艺术节,参与职工10.3万人,观众122万人,网上浏览逾800万次,命名省级“职工艺术创作示范基地”11个、“职工艺术家”13名、“五一文艺奖”15个,有效推动“职工文化精品化、精品文化群众化”。

评先树模,坚持向一线职工倾斜,给他们更多的荣誉。去年“五一”前受表彰的省劳模中,普通劳动者占比81.6%。评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242个,组织6千余家企业开展“安康杯”竞赛,保障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以“追赶超越”为主题,动员7.2万家企业、403万名职工开展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劳动竞赛,实现降本增效147.9亿元。组织147个工种、60多万名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规模水平创历史新高。组织三秦工匠、最美护士、最美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35场,其中6人搭上“劳模直通车”。在省总工会的积极推动下,“三秦工匠”已成为省委省政府表彰项目。

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在听取汇报后指出,陕西省总工会能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文化自信,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建设向上向善的职工文化阵地,多项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亮点纷呈,人才辈出,为职工群众构筑新时代精神家园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 阎瑞先 通讯员 宋俊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