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职工群众构筑新时代精神家
——全省工会致力打造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事业综述
(上接一版)
紧扣“三工”
推动职工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
著名歌唱家贠恩凤在观看了2017年陕西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后说:“整台节目展现了劳动美,思想性强。既有歌曲、舞蹈,还有小品、相声,可谓内容丰富。所有演员虽为一线职工,但舞台表演不亚于专业演员,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陕西职工文化底蕴深厚,从1993年至2014年省总工会已经持续组织八届全省职工文艺调演,影响广泛。2017年,在总结职工文艺调演经验的基础上,省总工会首创职工文化艺术节,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艺术节节徽、主题标语、会歌。艺术节内容涵盖了合唱、声乐、舞蹈、曲艺、书法、美术、摄影、微电影等11个艺术门类,持续时间10个月,参与职工达10余万人,观众120万人,产生各类艺术作品10711件,绽放出职工文化的无穷魅力,被全省职工誉为“艺术的盛会,职工的节日”。
创新举办职工文化艺术节,是省总工会围绕“三工”主题,推动职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总工会以繁荣职工文化事业为己任,先后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策划开展了“三秦最美”“三秦工匠”评选表彰巡回演讲、“凝心聚力·追赶超越”系列采风活动、“祖国颂”百万职工大合唱、厂歌嘹亮——陕西企业文化展示等大型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持续影响。省职工文联紧紧围绕省总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持之以恒地组织职工文艺工作者深入企业深入职工文艺创作实践系列活动;开展送文化“下基层、进企业、到一线”活动等。各市产业和企业工会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层次不同、规模不一、类别多样、覆盖面广的职工文化活动,使得全省职工文化活动“年年好戏连台,月月精彩不断”,呈现出“百花盛开满园春”的繁荣景象。
搭建平台
打造陕西职工文化艺术的靓丽名片
今年3月28日晚,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映盛典在海口举行。由陕西建工集团工会报送的影片《钢铁裁缝》、《山道弯弯》荣获本届国际微电影展映优秀作品。
由企业工会拍摄的微电影能登上国际专业电影展演的艺术殿堂,从侧面说明了陕西省总工会搭建平台,打造陕西职工文化艺术靓丽名片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为了培养职工文化队伍,坚持和发展先进职工文化,搭建组织平台,省总工会较早发起成立了省职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分设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摄影、戏剧曲艺和企业文化建设8个协会,团结和带动一大批职工文化艺术工作者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出力流汗。今年7月13日召开的省职工文化艺术工作会推选出省职工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新时代职工文联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为了给职工文艺工作者争取更大的展示舞台、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职工文艺人才发展队伍,在出台《陕西省五一文艺奖评选办法》等的同时,省总工会与省职改办建立了职工艺术家专业艺术职称认证平台,打通了职工艺术家国家认证通道。策划举办了职工艺术家李红林声乐作品音乐会、工会干部晏奉梅美术作品展、“从吾所好”何冀敏书法作品展等一系列职工作品展示活动。我省工会干部、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卫高潮创建了国标GB2312《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策划完成了省职工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赵安个人艺术成就画册。
此外,省总工会还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第三届全国职工艺术节、推荐话剧剧本《烽火石油情》入选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资助名单、选送西安市总工会小寨文化宫影视基地制作完成的微电影《小站》入围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开展的“全国党员教育电视屏观摩交流活动”、选送西安铁路局工会职工艺术团小品《采访》参加首届职工网络春晚等等。
经过多年精心打造,目前已建成西安铁路局等24个职工艺术创作基地和小寨工人文化宫等20家职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涌现出晏子等54名职工艺术家。陕西职工文化艺术节、陕西五一文艺奖、陕西五一新闻奖、“西铁小品”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职工文化品牌已成了陕西职工文化艺术享誉全国的靓丽名片。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对我省职工文化建设工作做出批示,指出:“陕西省总工会在白阿莹主席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文化自信,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建设向上向善的职工文化阵地,各项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亮点纷呈,人才辈出,为职工群众构筑新时代精神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 阎瑞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