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三个转化”推动陕北转型持续发展
——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综述
(上接一版)
资源转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
“只有占领高端油品生产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煤制油’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9月28日,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占标告诉记者,产品高端化是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在企业中的主要体现。
面对油品价格下降的情况,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把环烷基油作为高端产品开发的重中之重。
环烷基原油属稀缺资源,被公认为生产电器绝缘油和橡胶油的优质资源,储量仅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2.2%。在现有厂区隔壁,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设“50万吨/年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油”项目。该项目可年产环烷基基础油约20万吨。
在深入实施“三个转化”战略过程中,储藏在陕北地区地层深处的煤、油、气被转化为高价值的化工产品。截至去年年底,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煤电装机规模达1648万千瓦,形成煤制甲醇580万吨、煤制烯烃240万吨、兰炭5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并建有延炼、榆炼等炼油基地。
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大唐延安发电厂热电联产项目……细数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新建项目,无论是循环利用还是综合利用,其核心点都是集群化发展。
园区成为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承载。公共设施完善的产业园区可以有效减少入驻企业投资和生产成本,并吸引上下游企业集群化发展。以榆林市为例,经过20年的发展,该市已形成了“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模式,现已建成榆神工业园区、榆横工业园区、靖边能化园区等15个能源化工园区,为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地建设:打造陕北发展的主引擎
4月26日,在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重点项目开工仪式上,延安、榆林两市共有4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预计总投资1361亿元。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开工的项目中,除了传统的能源开采及深加工项目之外,还包括一批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
20年来,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累计开工170多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8000亿元,建成了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中煤榆横煤炭深加工、陕西未来能源煤间接液化一期和神华煤直接液化、神华煤制甲醇及下游加工等一批全球技术领先的能源深度转化项目,大型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在能源工业带动下,延安由传统农业大市逐步转向现代工业强市。20年来,延安市原油产量增长4.5倍,原油加工量增长2倍,原煤产量增长7倍,累计生产天然气135亿立方米、发电163.5亿千瓦时。延安市累计完成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投资1.2万亿元,近百个能源转化项目建成投产,能源化工产业由初级加工加速向产业链中高端跨越。
榆林市建成了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氯碱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金属镁、兰炭生产基地。20年来,榆林市累计生产原煤31亿吨、原油1.2亿吨、天然气1524亿立方米,电力装机达到2245万千瓦,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占到全国的11%。煤油共炼、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等全球首套装置建成投运,煤间接液化、煤焦油加氢等国内外领先的自主技术实现产业化。
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不仅带动了“能源经济”的繁荣,还有力地促进了地区扶贫脱贫。陕北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转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年来,陕北地区累计脱贫近15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32倍、52倍、46倍和42倍。 (程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