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09日
综合新闻
02

春晖沐浴宝塔山

——写在延安各县整体脱贫摘帽之际

(上接一版)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上弥足珍贵。

“我的奋斗还没有结束。”耄耋之年的南泥湾村老党员侯秀珍,现在每天还要下地干活。56年前,侯秀珍唱着《南泥湾》嫁到这里。几十年里,她带着全村妇女上山种树、开沟挖塘。

“陕北的好江南”如今青山、稻田、荷塘环绕,林下养殖产业颇具规模,贫困户家家都有产业。侯秀珍想把自己家办成村里的陈列室,继续讲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

刚大学毕业的王曙辉扎根农村成了洛川县黄连河村第一书记,“坐上村民的炕头,才更深刻明白了责任的含义。”延安精神让他经历了蜕变。

延安人身上,奋斗的劲头从未消失。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踏上全面小康新征程

“在发展中要坚决守住生态红线,让天高云淡、草木成荫、牛羊成群始终成为黄土高原的特色风景。”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掷地有声,坚定了老区人民的生态建设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生态建设进一步提速,植被覆盖度提高到现在的81.3%。卫星遥感图上的绿色边界一路北上。2016年,延安获评国家森林城市。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延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发挥畜牧业、林果业优势,深化农副产品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陕西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前,年轻员工裴小芳正在对着手机做直播,选果、包装全过程在线上一览无余。去年,这家洛川县网上销量最大的苹果企业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60多家贫困户由此有了稳定的收入。

分级分选等产后整理、56条现代化智能选果线和102万吨冷气调库的应用,让延安苹果产业告别按袋卖的低廉境地。

为了能让贫困户减少自然灾害和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延长县推出“苹果+期货”,为农户的苹果上了价格保险。“这是在贫困地区先行先试的成果,以后将推广到更多品种和其他贫困地区。”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到延长县挂职副县长的熊鹏说。

山地苹果,沿黄红枣,川道大棚,沟道养殖……在产业扶贫东风劲吹的同时,制约延安发展的短板一块块补上:

路越走越宽——2015年以来新修、整治道路589处、2551.8公里,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

网越铺越广——延安实现全市贫困户广播电视全覆盖,全市农村4G通信信号全覆盖,行政村光纤覆盖率达80%以上。

水越来越畅——建成各类饮水工程3082处,受益人口88.95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为延安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武汉光谷、腾讯众创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落地,华为云计算等445家新经济企业落户。

为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2017年底延安整合了28个部门的106项审批事项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数十枚公章变为“一枚公章管到底”。

“大囤子圪堆小囤子满,好日子赛过山丹花红。”如今的延安人,虽然不愁吃不愁穿,但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仍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考题。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延安人的脱贫攻坚战没有鸣金收兵。

“扶贫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扶贫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说,“我们要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整行装再出发!”

巍巍宝塔山将继续见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延安儿女不断奋力前行,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篇章!新华社记者 孙波 董峻 侯雪静 陈晨

放大 缩小 默认